發揮優勢深化數字賦能 立足特色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助力我市數字鄉村建設
■中國電信廣東省分公司、河源市分公司到鄉村現場指導數字鄉村建設工作。
■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村委會使用數字鄉村智慧大屏,對鄉村日常工作開展數字化管理。
■中國電信東源分公司推動東源縣燈塔鎮柯木村信息化建設,布局平安監控,守護村民人身、財產安全。
■中國電信龍川分公司積極推動龍川縣龍母鎮洋田村數字鄉村信息化建設,以”千兆+5G“以及信息化產品升級農業養殖管理水平。
■連平縣忠信鎮柘陂村通過與中國電信連平分公司共建數字鄉村,成為廣東電信數字鄉村建設省級示范村。
■紫金縣龍窩鎮桂山村與中國電信紫金分公司簽署數字鄉村建設合作協議
■和平縣青州鎮永豐村通過智能攝像頭監控各個交通要道,對重點山林入口通過區域入侵告警功能實現防火安全告警提醒。
核心提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建設數字鄉村,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使鄉村生活更智慧、更高效、更幸福,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保障。近年來,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以央企的擔當精神,積極推進我市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取得了較好成效。
去年11月,連平縣忠信鎮柘陂村一農戶從戶外喂雞回來,發現家里的幾百元錢不見了。正當她不知所措時,突然想起家里裝有中國電信“天翼看家”,她馬上拿出手機查看,發現有個陌生人進入她家。公安民警根據監控視頻,很快抓到了小偷。這是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造福民眾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始終堅持“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初心使命,把央企責任扛在肩上,積極推動數字鄉村體系建設,打造數字鄉村信息化建設標桿,充分利用數字鄉村信息化產品,在村民安防、鄉村治理、應急管理等方面,為基層單位、村民提供便利信息化服務,助力我市鄉村振興建設。近日,記者走訪了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重點建設數字鄉村的幾個目標村、鎮,目睹了數字鄉村建設的成效。
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
依托天翼智慧大屏,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作為河源唯一一個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名單的源城區埔前鎮陂角村,是我省標桿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扶持鄉村,在埔前鎮委、鎮政府的領導下,該村抓住市特色鎮村改造的有利時機,積極與中國電信深度合作,通過信息化手段賦能美麗鄉村建設。
據了解,經對陂角村的地形勘察,中國電信城區分公司選定了100多個監控點落圖設計,并在村委會的協助下,借助鄉村振興補貼政策逐戶推進,在村民住戶家墻體、路桿、花園圍欄等私人位置進行布控監控點。目前陂角村已打造一個共有108個平安鄉村攝像頭、5個天翼云廣播的數字鄉村智慧大屏平臺,達到全村全方位監控的效果作用,通過天翼智慧大屏平臺進行日常操作管理,方便村內特色旅游景點、日常工作、黨建成果展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東源縣燈塔鎮柯木村
布局“平安監控”,建設天翼平安鄉村
東源縣燈塔鎮柯木村是中國電信東源分公司重點建設數字鄉村的目標村。東源分公司積極部署、主動對接,與村委會簽訂“共建數字鄉村”合作協議,積極推進鄉村信息化建設。
柯木村十分注重天翼平安鄉村建設。目前該村共新建28個監控點,搭建了55個高清全彩攝像頭,覆蓋全村各個主要路口和交通要道,實現了聯防聯動、實時監控和安全監管。有利于村委會第一時間掌握全村的安全隱患,成為解決民眾矛盾、輔警巡防、環境衛生檢查等工作的重要助手。此外,該村新建13個天翼大喇叭,包含12個音柱和1對大喇叭,覆蓋全村主要人口聚集區域和交通要道,對城鄉一體化建設、公共事件預警、時政信息傳達和精神文明建設起到重要作用。
柯木村光網線路覆蓋長度達61.2公里,同時新建2個無線網絡基站,目前全村9個自然村實現光網全覆蓋、4G和5G無線網絡全覆蓋,惠及全村687戶人家的3469人,有效提升了農村教育、農產品電商、衛生醫療及互聯網+智慧農業的發展,進一步豐富了鄉村居民的精神生活。
龍川縣龍母鎮洋田村
發揮千兆+5G網絡優勢,賦能鄉村產業振興
中國電信龍川分公司攜手龍川縣龍母鎮洋田村村委會,著手打造洋田數字鄉村平臺,明確“1個數字鄉村云平臺+1個應用場景+3個應用界面”建設架構,借力“云監控+云廣播+智慧大屏+黨建平臺”標準產品集成,互融互通提升基層治理數字化,實現村委會與村民之間良性溝通互動,提高信息采集反饋效率,提升村務管理的數字化、可視化水平。目前,洋田村已實現光網全覆蓋;新建13個監控點、安裝26個高清全彩攝像頭和26個云廣播,覆蓋全村各個主要路口和交通要道。
建設數字鄉村的根本在于惠民利民,中國電信龍川分公司充分利用數字鄉村,立足資源優勢,賦能產業振興。據了解,洋田村有紅軍造幣廠廠部負責人兼技術指導謝火龍故居等紅色資源,以及腐竹、溫氏雞、鷹嘴桃等本地特色資源。為此,中國電信龍川分公司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派遣技術人員,支持當地養殖、種植等產業發展,利用數字鄉村平臺等技術手段升級管理,充分提升農村農民的增值收益,更好地推動強村富民。
連平縣忠信鎮柘陂村
打造“鄉鎮電視臺”,推進新農村信息化建設
去年,中國電信連平分公司與連平縣忠信鎮政府簽訂“數字鄉鎮”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分階段共建“數字鄉鎮”,發揮信息化在推進鄉鎮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支撐作用,構建鄉鎮數字治理新體系。
連平縣忠信鎮政府通過同步上線中國電信行業版電視,打造“鄉鎮電視臺”,助力政府宣傳工作。據統計,去年“鄉鎮電視臺”共更新54條內容,覆蓋忠信鎮6703戶ITV用戶,讓廣大群眾更快、更全面了解鎮政府相關政策。
為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連平縣忠信鎮首先把柘陂村作為標桿示范村,充分利用標桿村示范作用,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助力忠信鎮建設和諧新農村。目前,柘陂村已上線20余個高清攝像頭,覆蓋村委會、學校、主要路口,在鄉村治理、交通管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紫金縣龍窩鎮桂山村
開設“天翼大喇叭”,點亮美麗鄉村生活
紫金縣龍窩鎮桂山村是中國電信紫金分公司重點建設的數字鄉村示范點目標村。該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桂山石樓”是紫金縣罕有的清代建筑群,清嘉慶年間始設的“桂山文明書舍”更是桂山人民崇文重教的歷史見證。為此,中國電信以數字鄉村云平臺為基礎,通過信息化手段助力桂山村鄉村建設,加快鄉村數字化,為促進該村治理高效化、智慧化帶來嶄新格局。
目前,桂山村除了實現光網全覆蓋,還新建了2個無線網絡基站,實現全村4G、5G無線網絡全覆蓋,助力數字鄉村發展,有效支撐鄉村“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的持續發展,進一步豐富了鄉村居民的精神生活。
在該村的主要路段、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背街小巷、養殖大戶等重點位置,中國電信紫金分公司還接入高清攝像頭,開展天翼平安鄉村建設。值得一提的是,該村開設的“天翼大喇叭”,硬核助力環境治理、森林防火、鄉村振興等信息的有效傳播,成為最接地氣的鄉村傳播員,點亮了美麗鄉村生活。
和平縣青州鎮永豐村
利用智能監控AI應用,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和平縣青州鎮素有“和平小西藏”美稱,擁有茶葉、獼猴桃、百香果和小番茄現代產業觀光園等鄉村農村特色農旅產業,同時擁有中共九連工委舊址、連和縣人民政府舊址等紅色資源。為助力青州鎮數字鄉村建設,中國電信和平分公司積極與青州鎮政府及村委會對接數字鄉村建設工作,對光纖資源不到位、手機信號差區域,投入50多萬元,為村民提供千兆光纖網絡資源以及優化手機信號,助力村民發展線上渠道營銷,通過各類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進一步拓寬了種植戶的銷售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永豐村位于和平縣青州鎮西北部九連山腹地,是扼守粵贛古驛道連和北段咽喉之地,同時也是革命老區——中共九連工委舊址。為助力當地紅色旅游產業發展,中國電信和平分公司在永豐村村委會、主要路口及中共九連舊址等22個點位,安裝了AI智能攝像頭和廣播系統。該村依托監控設備,利用攝像頭小喇叭,積極打造農村信息通知應用“云廣播”、AI智能監控,為森林防火宣傳、防欺詐宣傳、黨建宣傳、自然災害通知等提供了便利,滿足農村信息需求和幸福鄉村建設要求,助力建設美麗鄉村、紅色旅游基地。
■組稿:本報記者 周天意 通訊員 彭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