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開新局
我市企業奮戰新春“開門紅”
■1月30日,中建二局陽光智造有限公司工人在作業,因年前有大訂單,該公司大年初三就開始復產。
■1月29日,河源國家高新區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旋挖鉆機正在工地上施工。該項目用地面積19.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
■1月29日,在河源龍記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線的機械臂在不停運轉。
■1月30日,河源思比電子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檢測產品。
■1月30日,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自動化生產車間作業。該公司從大年初四就開始復產。
■2月1日,河源市興業卓輝實業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包裝產品,這些產品將發往馬來西亞。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在春意盎然的河源大地,春節假期剛過,全市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就吹響號角,各大企業也早已全面復產,奮進催征的金鼓響徹全市各個園區。
機器轟鳴、場面火熱……在河源龍記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自動化生產機器運轉不停,智能機械臂在工作人員的調試下歡快地“舞蹈”,現場忙碌而有序。在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有條不紊地組裝零件,詮釋從一個小工廠蛻變成為國際知名的電子電路制造商秉承的精細。在今麥郎面品(河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方便面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中,精準到位的“智慧大腦”,大大減少了人工操作,減少了倉儲和出貨的出錯率。在銘鐳激光智能裝備(河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運用手持激光焊這一“黑科技”,高標準生產的產品被送往富士康、格力、比亞迪、中船重工等知名企業。
立柱架梁,積厚成勢,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機遇就在眼前。2022年,我市制造業總量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共有規上工業企業637家,其中制造業規上企業587家,占比達92.2%。全市制造業規上企業中,產值超20億元的企業有11家、超50億元的企業有5家。全市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634.73億元。
春光不負追夢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汗水鐫刻大地,時間必會綻放璀璨輝煌。緊緊抓住制造業當家這個“關鍵點”,河源正乘勢而上,掀起高質量發展熱潮。
■圖/本報記者 馮曉銘
■文/本報記者 雷宇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