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共建 雙向奔赴
向著春天出發 一刻也不耽誤




核心提示
歲序更替,萬象更新,河源到處涌動著大干快趕、加快發展的熱潮。
1月14日,深河產業合作園區佳音連連,由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河源指揮部(下稱深河指揮部)支持建設的深河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正式揭牌、深河產業合作園區縱十路順利通車。一個又一個利好消息傳來,體現了深圳對河源的深厚情懷,展示了深圳傾力支持河源,“真金白銀投入”“真心實意付出”“真抓實干攻堅”的擔當作為。
實干才能出實績。去年以來,全體深河幫扶協作干部聚焦對口幫扶協作使命任務,立足河源所需、對接深圳所能,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深河指揮部全力協調推進龍川新城規劃建設工作,安排幫扶協作資金支持龍川新城規劃建設方案編制;深河產業合作園區引進中數復新等超億元項目8個,合同總投資約28.3億元;推動河源18家企業共31個產品獲評“圳品”;7家經營主體入選“深圳農場”創建名單;推動3家企業成功認定為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消費幫扶平臺,累計銷售額超1600萬元;深圳龍華紫金實驗學校體育館報告廳建設項目、和平縣醫共體臨床技能培訓中心項目順利落成投用,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持續加大幫扶投入,助力萬綠湖景區晉升為河源首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要以深河對口幫扶協作為契機,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健全深河交流對接機制,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推動全域全面“融灣”“融深”提速增效。
向著春天出發,一刻也不耽誤。深河指揮部將深入學習貫徹市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全力推動龍川新城建設、產業共建、鄉村振興、民生幫扶等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全力打造新型幫扶協作的“深河樣本”。
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 高水平推動龍川新城建設
建設龍川新城是省委、省政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在新時期對口幫扶協作工作中,深河指揮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將龍川新城規劃建設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深圳、河源兩市溝通協調工作,每周赴龍川跟蹤工作進展情況,多次協調兩市領導、有關部門及相關企業現場調研并召開工作會,共同研究推動龍川新城開發建設工作。
有行動還有支持。深河指揮部聯合深規院等單位開展規劃編制,安排幫扶協作資金作為規劃編制費用,主動協調解決規劃編制中的各種困難,保障規劃編制工作順利推進,目前《龍川新城綜合規劃》已報省政府同意。同時,重點開展產業規劃研究,積極對接華潤、中旅、華僑城、騰訊、華強方特等企業,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龍川新城建設。
據深河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河源兩市共同出資注冊成立深圳市龍新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承擔龍川新城項目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任務。目前已梳理確定龍川新城起步區項目,正按照“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取得明顯成效”的要求抓緊推進。
突出協作共贏 打造深河產業共建示范園區
不負好時光,項目建設“跑起來”。位于深河產業合作園區的深河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分期分階段建設,其中一期第一階段廠房已完成建設,廠區道路已全部完工,目前已落戶華勤技術等項目。該產業園進一步為入駐企業提供優質產業空間,集聚電子信息產業優質資源,打造智能制造創新發展高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一花獨放不是春。1月14日通車的深河產業合作園區縱十路,是深河指揮部高標準推進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底子的又一舉措。該項目全長約1.4公里,助力園區企業打通發展關鍵要道,極大改善深河產業合作園區的交通條件,促進深河產業合作園區與周邊區域互聯互通,為河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深河指揮部還扎實推進明珠污水處理廠、深河產業城A區綜合配套服務中心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完善,優化園區商業及生活環境。大力推進中興通訊分布式光伏、深河共建新能源汽車超級充電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補齊深河產業合作園區光伏、新能源充電設施等方面的短板。同時,聯合園區平臺公司開展合作園區智慧系統平臺建設、深河創谷產業園創智產業園建設運營提升等項目,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綠色、智能的園區發展形態。
以項目論英雄、從項目看擔當。去年以來,深河指揮部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以及深圳、河源兩市幫扶協作工作要求,推動深河產業合作園區向實體化運作邁進。依托河源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在園區土地保供、租金定價、企業落地等方面權限,運用幫扶協作資金加快完善深河產業合作園區產業配套、提升營商環境、優化園區智慧化服務管理,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及優勢聯合招引企業落戶合作園區,合作園區管委會及園區平臺公司、河源國家高新區管委會三方凝聚合力,形成產業協作共建整體,加速推進合作園區高質量發展。
據悉,深河指揮部在項目謀劃時積極推動深圳產業、產品、技術、品牌等優勢與河源地區資源、市場、空間等有效結合,使河源人民體驗深圳技術、深圳產品帶來的生活便利。“比如引入深圳華為技術建成的河源首座‘深圳標準’新能源超充站在河源萬隆亞朵酒店停車場投入運營,讓市民享受到‘一杯咖啡,滿電出發’的便捷充電體驗。”深河指揮部產業園區部相關負責人說。
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去年以來,深河指揮部乘勢而上,圍繞深河產業合作園區產業規劃,與河源招商引資部門建立聯合招商機制,以“深圳+河源”模式吸引企業落戶。會同當地組隊外出招商,對接各類商協會和行業協會及重點企業,與市高新區管委會聯合舉辦2024年河源國家高新區第四季度經貿活動暨深河產業合作園區模具產業招商推介及供需對接會,會上與喬豐模具等8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總投資28.60億元。同時,推動幫扶協作資金與企業招引掛鉤,通過幫助企業完善基礎設施及配套等方式加快推動項目落地。
一組數據更加直觀地反映了深河指揮部“建園區、引項目、育環境”一體推進的信心和決心:2024年深河產業合作園區預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約34.54億元、同比增長25.01%,規上工業增加值約35.11億元、同比增長17.50%;引進中數復新等超億元項目8個,合同總投資約28.3億元。2024年5月,廣東省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2023年度廣東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工作考核情況,“深圳—河源”綜合評價為“優秀”等次。
聚焦鄉村振興 助力新型城鎮化發展
推進駐鎮幫鎮扶村工作是廣東省促進鄉村振興、協調解決區域與城鄉發展不平衡的重要抓手和具體實踐。去年8月6日至7日,深河指揮部舉辦深圳市對口幫扶河源市駐鎮幫鎮扶村第二批工作隊培訓班,助力178名新“扶友”接續開展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目前,44個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工作熱情高漲,工作創新方法層出不窮。
在鄉村全面振興的大棋盤里,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去年以來,深河指揮部與河源一道做好“土特產”文章,重點發展優質水稻、高山油茶、綠色蔬菜、特色水果、客家綠茶、嶺南藥材、生態畜禽、健康水產等八大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推動河源農業生產要素向園區集中、龍頭農業企業向園區集聚,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河源農業產業“含深度”。目前,助力河源市共獲批創建1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聚集農業龍頭企業50多家。
一方面拓寬河源田間地頭“土特產”銷售推廣渠道,一方面豐富深圳市民餐桌綠色有機食品種類。深河指揮部把消費幫扶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抓緊抓實抓好,高位推動并參加“圳興鄉村”會客廳(第一期)、深圳市“尋味廣東”美食文化展、深圳市國慶期間嘉年華等系列活動,有效助力“土特產”走出去。舉辦系列區域協作雙向推介活動,組織河源農文旅企業參加文博會、食博會、茶博會,舉辦2024深河共建農優產品消費幫扶展銷會,不斷提升河源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時,充分發動派出單位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消費幫扶。助力引導河源市企業參加“圳品”申報,拓寬結對幫扶地區農優產品銷售渠道。
一筆筆“消費賬單”,描繪出深河指揮部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的昂揚曲線:推動河源18家企業共31個產品獲評“圳品”。7家經營主體入選“深圳農場”創建名單。推動3家企業成功認定為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消費幫扶平臺。助推37款河源農產品入選“海推海選 聯展聯銷”深圳消費幫扶“百強好產品”,連續兩屆位列深圳對口幫扶地區第一名。2024年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消費幫扶金額超4000萬元。
持續做好民生幫扶 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社會民生事關民生福祉,尤其是醫療教育領域,社會關注度高、受益群眾廣。為用好有限的幫扶協作資金,深河指揮部聚焦關鍵點位,指揮長帶隊調研每一個項目計劃,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并達到預期的績效目標。
作為2024年度幫扶項目之一,深河學生研學教育實踐活動成功舉辦,暑期300多名深圳師生深度體驗“六色河源”,感悟深河共建的非凡意義。創新舉辦2024年深圳讀書月“走進河源”暨河源市第一屆讀書月活動,把深圳的經驗、做法、理念帶到河源,對河源全民閱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起到促進作用。安排幫扶協作資金800萬元,支持河源市公共急救體系建設,投放一批自動體外除顫儀(AED)設備,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深河指揮部還延續支醫、支教季度工作會良好做法,為每一季度現場工作會賦予當地特色、隊伍特點。“比如在第七個醫師節走進龍川佗城古鎮召開第三季度支醫工作會,學習分享龍川支醫醫生利用新媒體行醫經驗。在新一學年支教隊伍到來時,密切溝通深圳、河源兩市教育局、各縣(區)派駐工作隊,確保支教老師順利到位,生活有效保障,新一任深圳市河源支教隊隊長按時就位并有序開展工作。同時組織各縣(區)工作隊在第四十個教師節為支教老師送上節日祝福和組織關懷。”深河指揮部社會民生和鄉村振興部相關負責人說。
此外,深河指揮部一直注重公益慈善力量的導入。去年以來,深河指揮部積極促成龍華區恒愛基金會向支教隊伍捐贈價值12萬元的教學設備。聯系深圳出版集團邀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陳詩哥在六一兒童節來到河源,在市圖書館為數百名兒童及線上幾千名觀眾開展精彩講座。在深圳市直機關工委指導、騰訊基金會支持下開展“暖心行動·育苗計劃”公益行動,通過捐步方式成功為河源困境女童爭取到50萬元資金。騰訊基金會繼續支持河源“市民保”活動,捐助270萬元將幫助超9萬名易返貧等有需要群眾。聯系深圳眼科醫院引進“光明寶貝”公益項目,有力幫助河源早產兒進行眼部疾病防范治療。
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全力打造新型幫扶協作的“深河樣本”
全體深河幫扶協作干部將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圍繞“支持龍川新城建設”“高標準建設深河產業合作園區”“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持續做好民生幫扶”等重點,擼起袖子加油干,全力打造新型幫扶協作的“深河樣本”。
——全力以赴支持龍川新城建設。按照“打造秦漢嶺南第一古鎮、干出一個像樣新城”的工作要求,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深圳、河源兩市的各項工作部署,竭盡全力為龍川新城建設貢獻深圳力量。
——高標準推動深河產業合作園區建設。確保每年幫扶協作資金重點投向深河產業合作園區,力爭通過持續投入,全力打造深河產業共建示范園區。依托河源資源稟賦,發揮深圳資源優勢,抓住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產能擴張、產業外遷機遇,圍繞河源“1+3”產業體系及深河產業合作園區產業規劃開展聯合精準招商。
——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再上新臺階。引導各級幫扶干部用好用足幫扶政策,爭取更多后方資源和社會資源投入,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成績。做好河源“土特產”文章,發展“種養加銷”一體化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提升河源農業現代化水平。深入探索深河兩地共建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推動兩地合作共建、任務共擔、榮譽共享,共同促進深河兩地農業合作共贏發展。
——推動民生幫扶事業走深走實。始終堅持“河源所需、深圳所能”,幫助補齊教育、醫療短板,密切關心聯動支醫支教隊伍,匯聚能量助力提升縣域鄉鎮教育、醫療水平。積極聯系后方單位,努力導入各方公益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辦實事。發揮河源資源優勢,推動河源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組稿:本報記者 陳鵬 通訊員 彭文蝶
■攝影:本報記者 楊堅 馮曉銘 鄧宇權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