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表熱議大力實施形象提升行動
塑造城市品牌 豐富內涵品質
■報告摘要
堅持打造城市品牌,塑造特色鮮明的城市形象,凸顯魅力出眾的城市品質,不斷提升河源的知名度、美譽度。
在市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中,關于“形象提升”的內容在黨代表中引發熱議。黨代表們紛紛表示,城市形象的提升需要與時俱進,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賦予城市煥然一新的容顏面貌和豐富的品質內涵,以增強城市美譽度和吸引力,城市更美麗,人民生活更美好。
創建全域文明 “繡”出城市新容貌
文明,是一座城市永恒不變的追求,當把文明從“盆景”做成“風景”,再從“風景”發展為“風尚”,人人參與創造文明、守護文明、踐行文明,那城市將煥發出新容顏。黨代表、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葉振廷表示,要提升河源城市形象,首先要高水平制定河源城市形象的推廣方案,以科學的頂層設計來統籌提升河源形象;其次要通過全域的文明創建來提升城市的顏值和氣質,讓老百姓真正看到、感受到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和城市形象的提升;再次要激發活力新文化,加強文化文藝隊伍建設,以文化的影響力來提升河源內涵氣質,通過文化精品、文化品牌的打造來提升河源城市形象。同時,要全面構建大宣傳格局,通過進一步拓寬宣傳渠道、提升內容生產能力、推動融合傳播等,講好河源故事,提升河源城市形象。
“龍川將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推動全域全民文明創建,同時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融媒體中心融合發展,推動構筑大宣傳工作格局。”黨代表、龍川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鄒靜說,龍川是千年古縣,歷史悠久,創新開發的“小瓏”“小川”卡通人物更像是城市“代言人”,姐弟倆形象逐漸深入人心,其可愛生動形象獲得一致好評,深受群眾的喜愛,也在線上線下被廣泛使用。龍川計劃將“小瓏”“小川”與木偶戲、客家山歌等傳統文化相結合,讓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形式更生動,提升城市形象,豐富城市內涵品質。
黨代表、市社會組織紀委委員、市同心慈善服務隊黨支部書記賴遠明表示,將突出以“黨建+學習+公益”融合發展,把重心放在社區和農村,構建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積極組織社會團體開展形式多樣的“五社聯動 創示范社區”等志愿服務活動,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高社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傳遞更多的光和熱,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貢獻力量。
打造文旅品牌 賦予城市新名片
“未來五年,我們將以文化強市、全域旅游、體育強市以及全面塑造河源文旅新形象和城市新形象為目標,結合河源文旅實際,持續打造文旅品牌,進一步提升河源城市形象,提升河源的知名度、美譽度。”黨代表、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梁偉光表示。目前,河源文旅部門已有一個初步的河源文旅品牌打造計劃,未來五年,河源一方面將繼續鞏固和發展原有的“客家古邑、萬綠河源、溫泉之都、恐龍故鄉、紅色經典”五大河源文旅品牌,挖崛并賦予其新時代特色,豐富、拓展其內容和表現形式;另一方面也將努力打造新的、更具市場活力的文旅品牌,重點推出文旅“融灣”產業聯盟品牌、文旅融合創新品牌、“萬綠湖”主題體育賽事品牌、“河源民宿”品牌、河源文旅 “繁花”品牌等新的五大文旅品牌。其中,在“萬綠湖”主題體育賽事品牌的打造上,我們將堅持并創新舉辦“萬綠湖”國際馬拉松賽事,并以此為龍頭,推動“水上運動”(賽艇、皮劃艇)“山地自駕越野”“河源戶外徒步”“粵贛古驛道定向大賽”等4個有較好基礎優勢的項目,發展成為國際、國內知名賽事和交流活動,擴大河源知名度和影響力。
黨代表、紫金縣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子華表示,紫金蟬茶是紫金縣傳統名茶,曾多次亮相中國國際茶博會等國際性、全國性宣傳推廣活動,獲得“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粵港澳大灣區最受消費者喜愛區域公共品牌”等稱號,是紫金城市形象的“招牌”之一。未來,紫金縣市場監管局將加快推進紫金蟬茶申請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工作,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紫金蟬茶制作流程等嚴格的行業標準,規范企業使用該商標的申報流程,進一步保護這一優質特色產品,促進特色行業發展,擴大紫金蟬茶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助力紫金打造“中國蟬茶之鄉”。
提升文化軟實力 講好城市好故事
“紫金縣蘇區鎮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紅色資源非常有特色,是全國唯一以‘蘇區’命名的紅色小鎮。”黨代表、紫金縣博物館副館長盧茂萍表示,蘇區鎮是各級各部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現場教學點,“紅色紫金”已經成為紫金的名片之一。未來,將努力提升傳承、保護、利用文物遺址的能力水平,開展小小青少年講解班、專業講解員培訓班等活動,通過講解歷史人物、講述革命舊址歷史故事等形式,讓紫金的紅色故事動起來、活起來,講好紫金故事,傳播紫金聲音,提升紫金形象。
“科技館是普及科學知識、促進學術交流的有效載體,是培養創新思維和科技人才的搖籃,是現代城市科技實力水平的象征,對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優化發展環境、增強競爭能力有著重要意義。”黨代表、市科技館副館長曹育慧表示,將以《廣東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實施為契機,以科學技術普及為抓手,久久為功,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著力提升我市全民科學素質。推動建立河源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推進市科技館新館建設,加強中小學科普教育館、科普欄廊、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同時,舉辦形式多樣的大型品牌科普和學術活動,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貢獻智慧力量。
黨代表、龍川縣佗城鎮黨委書記吳雄章表示,要結合佗城自身優勢,搶抓高鐵開通的歷史機遇,圍繞市委提出的“兩晚三天”經典旅游路線,以及龍川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構建“一城一山一水”產業布局,抓好規劃、配套、土地管控等,謀劃好高鐵經濟,穩步推進古城街區升級改造,加快開發塔西溫泉,推動佗城創建國家4A級景區。同時,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堅持“穩”字當頭,推動佗城更穩更好發展。黨代表、龍川縣廻龍鎮黨委書記鄒勝平表示,將充分發揮轄區內五興龍舊址等紅色資源優勢,建設好紅色村項目,發展好紅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