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文化遺產普查》正式發布
2025-04-24 10:16:01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訊 記者 田紅秀 楊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陳振敏 昨日,《東源縣文化遺產普查》正式對外發布。該書歷時兩年編纂,全面收錄東源文化“寶藏”,系統解碼東源1500年文化基因。
據了解,2022年,東源啟動全縣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并開展文化遺產普查的編纂。此次發布的《東源縣文化遺產普查》共10卷,收錄東源民間工藝、古村古跡、紅色印記、館藏文物、歷史人物等內容,系統解碼東江流域重要城市的文化基因,探路縣域文化保護與創新發展的示范樣本。
省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南方日報社原社長、省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原主任楊興鋒表示,《東源縣文化遺產普查》的出版,不僅是一項文化工程的收官,更是一次對歷史與未來的對話。他認為其意義可概括為三個維度。一是存史。該書的系統性編纂,首次將散落于民間的文化碎片整合為完整的知識譜系;10卷的宏大框架,構建了東源歷史文化的“數字基因庫”,為后續學術研究奠定堅實基礎。二是資政。該書不僅是文化檔案,更是發展智庫;通過梳理文化遺產與地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規律,為東源挖掘文旅融合潛力、塑造城市品牌提供更多依據。三是育人。該書以權威、生動的形式將東源文化呈現給公眾,讓市民在翻閱中觸摸鄉愁、增強文化自信,為東源高質量發展注入內生動力。
《東源縣文化遺產普查》的出版,全面、系統地展示了東源縣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和獨特魅力,為大家了解東源的歷史文化提供了一部權威、翔實的資料寶典。東源縣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著力構建保護體系,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著力推進文旅融合,讓文化資源“火”起來;著力培育文創產業,讓文化價值“顯”起來。
上一篇:探尋文旅發展法治密碼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