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扎實推進省“社村”合作試點縣建設
3年建設40個供銷農場
○本報訊 記者 肖斌 通訊員 劉江濤 記者昨日從市供銷社獲悉,和平縣成為省“社村”(供銷合作社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試點縣后,謀劃3年內建設40個供銷農場示范基地,將其打造成和平農產品地產地銷內循環的重要平臺及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目前正在推進建設13個供銷農場,其中3個已建成并投入運營。
走進和平縣大壩鎮湯湖村供銷農場,百畝連片的農田里一派忙碌景象,村民們正忙著除草、清溝、排水、施肥、搭架,為豇豆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土地流轉、勞務派遣等方式,供銷農場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帶動了周邊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大壩鎮湯湖村黨支部書記黃永紅介紹,這片土地自2003年起曾一度撂荒。2024年,當地通過開展“社村”合作試點工作,成功將撂荒田轉化為良田,如今建設了供銷農場,有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增長。
省“社村”合作試點縣共有12個,和平縣是其中之一。該縣把推進供銷農場建設,作為開展試點縣建設和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該縣正在推進建設的供銷農場共13個。其中,大壩鎮湯湖村、優勝鎮新聯村和東水鎮澄村村的3個供銷農場已建成并投入運營。該縣計劃3年內建設40個供銷農場示范基地。這些農場的建設和發展,將為當地村集體經濟注入新活力,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同時,探索“強村公司”“富民工坊”等新業態,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新局面,推動“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
“結合‘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我們沿國道358線,以農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村集體增收為目標,計劃每個村建設一個示范性、標志性的供銷農場。”和平縣供銷社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和平縣推進“社村”合作助力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試點方案》,在用地保障、金融支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政策包”。同時,建立“縣級統籌、鎮村聯動、專家指導”服務體系,組織農業技術骨干下沉一線,為試點項目提供全周期服務,助力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