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曾田鎮以黨建為引領,堅持生態立鎮、綠色發展——
展示生態宜居“新氣質” 秀出鄉村振興“新顏值”
■曾田鎮燕歸來·果酒莊園景觀田園綜合體。
■曾田鎮玉湖村通過實施“四小園”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曾田鎮橫坑村半徑丘屋,是東二支隊與保十三團第二次談判舊址。李成東 攝
■曾田鎮玉湖村建設中的濱水綠道
■生態優美的曾田鎮
【曾田鎮簡介】
曾田鎮位于東源縣東南部,總面積139.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萬畝;下轄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1.97萬人。
曾田鎮內最高山峰缺牙山蟬子頂,主峰海拔1125米;主要河流曾田河為東江一級支流,境內河長21公里;礦產資源主要為錫礦、鎢礦、瓷土、石英砂等;農產品主要有香菇、木耳、火龍果、黃花梨、茶葉、毛竹等。鎮內有百香果、火龍果、黃花梨、茶葉等農產品基地;有燕歸來·果酒莊園景觀田園綜合體,有天仙湖、上仙湖茶產業種植企業;有國電電力廣東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河源市邦高石英砂加工廠等企業。
曾田鎮蟬子頂風力發電場位于缺牙山蟬子頂,由國電電力廣東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裝機規模為49.5MW,安裝33臺單機容量為1500KW的風力發電機組。
【紅色檔案】
1947年,河西區恢復武裝斗爭后,上級先后派黃日、李漢杰等到曾田鄉動員、組織建立地方武裝隊伍,組建了天馬隊、捷克隊武裝隊伍。曾田鎮玉湖村第一小組老下隊張屋和橫坑村半徑丘屋,是東二支隊與保十三團第一次、第二次談判舊址。
一個個嶄新的農家小院粉刷一新,繪就了頗具特色的田園畫卷;一排排修繕一新的農房坐落有序,留住了“美麗鄉愁”;一條條干凈整潔的道路串聯起村內村外,孕育著致富希望;一塊塊正用于建設碧河綠道的磚瓦整齊排列,暢想著工程竣工后村民飯后的閑庭散步;一片片綠油油的油茶林正茂密生長,預示著來年豐收的喜悅……這是東源縣曾田鎮玉湖村的新面貌。
近年來,東源縣曾田鎮以黨建為引領,堅持生態立鎮、綠色發展,深入推進“1+6+N”舉措,大力實施縣委“東強西優南擴北實”發展戰略,努力打造“一核一副三重四組團”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立足東部資源經濟組團,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進,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村里多了條“綠絲帶”
“這是一條長約2.3公里的碧河綠道,3.5米寬,將成為玉湖村乃至曾田鎮村民主要的休閑場所。”曾田鎮玉湖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勇在談到該村的規劃時,略顯激動。他告訴記者,在上一任村“兩委”班子的扎實基礎上,玉湖村迎來了更大的發展。目前,村內規劃建設的碧河綠道就是在聽取多方民意的情況下開工建設的,綠道沿著村內一條小河而建,分為跑步道和人行道,將配備路燈、綠化等配套設施,沿路還將建設功能要素齊全的小公園,供村民休閑娛樂。據介紹,該碧道為村民前往村內一處空地的唯一通道,在方便村民休閑娛樂的同時,有效整合村內土地資源,實現土地利用最大化。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是空喊幾句口號,而是要讓基層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鄉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如今,玉湖村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讓農村更美更富、治理更有效。目前,玉湖村7個自然村實現文化廣場全覆蓋,村內5座客家圍屋全部修繕一新,保留著客家特色,村內其他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成立11人的保潔隊伍,并配備垃圾清運設備,建立垃圾收費制度、保潔員制度,垃圾清運覆蓋率達100%,做到了垃圾有人清掃、有車輛清運、有垃圾分類收集點。
玉湖村是曾田鎮以黨建為引領,堅持生態立鎮、綠色發展的樣板之一。據悉,近年來,曾田鎮推動基層黨組織功能全面過硬、戰斗力顯著增強,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凝聚起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取得實在成效。截至目前,玉湖村、蒲田村新農村示范村項目共計23個,項目總投資1900萬元,全部項目已全面完工,切實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生態引得“燕歸來”
實現鄉村振興,改變村容村貌,打造具有“高顏值”的美麗鄉村是應有之義。但“外裝修”和“整體翻新”,仍要堅持“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目標。
提到曾田鎮,都會讓人想到“生態好、環境優”。為了“引鳳來棲”,讓綠水青山成為“綠色銀行”,曾田鎮黨委、政府以生態為基,謀求生態有機農業、生態旅游觀光、生態健康養生養老產業這一發展思路,充分利用獨特生態資源稟賦,打造具有曾田特色的鄉村旅游。
為此,曾田鎮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在規范中提升、在創新中突破,展現出新時代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讓村民致富為目標,積極對接外出鄉賢,引進燕歸來·果酒莊園。
據悉,燕歸來·果酒莊園以嘉寶果種植、釀酒、酶、果醋等全產業鏈為主導產業,農業種養為支撐,致力打造3000畝集嘉寶果釀酒展示體驗、養生體驗、游客共享綠色有機蔬菜種植為一體的綜合性家庭農場,形成集“自然—生產—休閑—康樂—教育”于一體的景觀田園綜合體。目前,該項目已為村里提供各類就業崗位200多個,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帶動就業崗位500多個,助力村民致富奔康。“結合莊園的地理位置與缺牙山毗鄰,接下來將資源整合,形成民宿、農家樂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旅游發展模式。”曾田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曾田鎮將連片規劃蒲田、銀坑、橫坑3個村的生態農業和休閑觀光產業發展,打造一批休閑農業村和特色民宿、農家樂等鄉村休閑度假產品。
■策劃:李成東 朱映真 張小龍 黃仲明
■組稿:本報記者 劉昕 李成東 特約記者 李遠來 藍天明 通訊員 鄒燕婷 楊標
■攝影(除署名外):本報記者 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