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結合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東源

打造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新標桿

2021-10-29 09:52:59 來源:河源日報

68f603a41d275b1f193eb968e7e1832d_1029004_001_01_s.jpg

■3月26日,東源縣司法局聯合多部門開展以“關愛成長 法治護航”為主題的法律進校園活動。

694df79edc9df1da887d4b6e75e621dd_1029004_001_02_s.jpg

■6月9日,東源縣人民法院法官主動上門為老人提供立案服務。

d7f14b71c8d87b6f645d533d6d844294_1029004_001_03_s.jpg

■東源縣公安局深入到各鄉鎮基層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暨“送安全下基層”巡回宣傳活動。

核心提示

今年以來,東源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有關平安建設的工作部署,結合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和黨史學習教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東源、法治東源為重點落實人民至上原則。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依法治縣工作的領導,做到學史力行,扎實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切實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持續深化政法領域改革,城鄉社會治理效能明顯提高,維護了政治社會穩定,不斷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平安東源建設邁上新臺階,為東源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奮進經濟強縣,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桿,奮力當好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排頭兵的主力軍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措施一

嚴厲打擊違法犯罪 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東源按照中央、省、市的統一部署,扎實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持續提高掃黑除惡法制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切實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今年以來,東源深入開展“颶風2021”專項行動,全縣公安機關發揮偵查合成作戰中心的作用,挖掘專營情報、技術勘察、審訊辦案的專業刑偵人才并加強培養,以大數據信息化建設為契機,按照“既綜合又專業”的思路,構建起符合東源實際的大刑偵格局;深入推進全民禁毒工程,扎實推進“6·27”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及示范學校工程建設和“8·31”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程建設,有效遏制毒品問題發展蔓延;深入推進電信網絡新型犯罪的打擊治理與宣傳防范工作,聚力“兩降一升”目標,深入推進“全民反詐”專項行動,扎實推進反詐“六進”宣傳,著力構建“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新格局,有力遏制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發展蔓延。

措施二

聚焦為民便民服務 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東源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緊密結合起來,扎實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一村(居)一輔警工作和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發揚“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新時代“楓橋經驗”, 整合社會治理資源,不斷提升基層排查矛盾糾紛和社會治理工作水平,全縣286個村(社區)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和一村(居)一輔警全覆蓋;扎實推進公共安全監管工作和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強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強化危爆物品、大型活動、“三小”場所以及監所等領域的安全監管和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強化“護校安園”專項行動各項工作措施落實;組織律師服務團開展“法治體檢”“送法進企業”“法治宣傳入園區”等活動,為民營企業和企業員工上門提供法律服務,助力優化全縣營商環境。

東源政法系統各單位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為契機,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主動回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h委政法委開展“信訪當事人”座談會實踐活動;縣人民法院加強“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開展訴前調解+在線司法確認促勞動爭議“一站清”實踐活動;縣人民檢察院開展公益訴訟專項監督系列活動、紅色革命資源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實踐活動;縣司法局開展送法進鄉村實踐活動;縣公安局開展警民、警企交流懇談會,組織民警周末為群眾、學生集中辦理戶政業務,開通綠色通道為老年人提供“上門辦”“代繳費”等貼心服務,開展“護學崗”工作,推行“摩托車送考下鄉”制度,切實解決群眾“駕考難”問題,推動各項便民利民措施落地見效,切切實實把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效轉化為經得起實踐和群眾檢驗的工作實效。

措施三

持續深化改革創新 助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東源

東源持續深化司法改革,健全審判團隊工作模式,調整審判團隊人員結構,落實部門領導輪崗任職;推進“分調裁審”機制改革,完善繁簡分流機制;推行“分段執行+團隊辦案”模式,快速執行團隊和普通執行團隊共同辦案,不斷提高執行質效。該縣全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設,著力打造綜合性、便利性、多層次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目前,全縣建設130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逐步構建起全方位、一體化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有效滿足基層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

東源立足縣情實際,根據新形勢、新要求與新任務,堅持改革創新與實踐,實行“四個緊跟”(緊跟犯罪新形勢構建“大偵查”格局,充分整合情指、網警、刑偵、治安、禁毒、經偵的警力資源,成立偵查打擊合成作戰中心,努力實現“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準地辦好案、更好地控發案”目標。緊跟治安新形勢構建“大巡防”格局,圍繞筑牢“數據巡防+見警亮燈+穿街走巷”三道關卡,加強社會治安視頻系統的建設和維護,織嚴織密社會治安視頻防控網;鼓勵指導村居、社區、企業等成立治安聯防隊,構筑一張群防群治的“和諧安全網”。緊跟東源實際持續提升警務效能,完善“交所合一”警務工作機制,成立東源交警鐵騎隊,加強縣城及周邊的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在派出所加掛“交警中隊辦公室”牌匾,進一步壓實派出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職責。緊跟上級步伐完成森林公安轉隸工作,融合警力、財力、物力資源,有力提升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及火災案件偵破效能),持續推進警務改革,全面提升了公安機關履職效能,助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東源。

措施四

夯實基層社會治理 大力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東源持續加強“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建設,“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工作體系在全縣已基本建成,綜治中心職能和網格員作用得到進一步強化,推動實現違法犯罪行為防控、矛盾糾紛化解、公共安全隱患排查“三到位”,社會安全指數和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提升;積極開展和參與“平安杯”社會治理創新項目大賽活動,自2017年以來全縣每年選送9—11個優秀項目參加全市比賽,每年有2—3個項目入圍決賽并獲獎。

東源緊抓鐵路護路聯護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強化涉鐵路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積極開展重點排查整治和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全縣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3263人及疑似患者的排查管理、救助服務工作,今年上半年共發放監護人和協助監護人補助資金288.6萬元,患者送治經費7.5萬元,進一步夯實基層社會治理。

【工作方向】

扎實抓好四方面工作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平安東源和法治東源建設永遠在路上。接下來,東源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扎實抓好四方面工作,全面推進法治東源建設和平安東源建設,打好防范和化解各類安全風險主動仗,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東源,推動東源經濟社會又快又穩發展,打造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新標桿。

——扎實推進社會矛盾問題專項治理。充分發揮信訪部門、基層綜治中心、司法所、人民調解員的作用,大力做好人民群眾矛盾糾紛問題積案化解工作,全面落實好化解基層矛盾糾紛領導包案責任制。

——扎實做好常態化掃黑除惡工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扎實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及五大行業領域整治工作;持續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有效整治行業領域亂象,讓東源更安寧、群眾更安樂。

——扎實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大力推進各級綜治視聯網、“雪亮工程”、智能數據等社會治理系統工程建設;加快完善市域社會治理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方式手段,提升防控風險與服務群眾水平,努力打造具有東源地方特色、市域特點、時代特征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扎實推進法治鎮村建設。繼續開展“平安細胞”建設工作,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推動全民普法工作,形成部門聯動、層層發動、層層落實、共同推進工作新局面。

數說2021年平安東源建設

●全縣立九類刑事案件25宗,刑拘37人,逮捕47人,未發生影響重大的刑事、治安案件,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

●全縣破獲各類刑事案件312宗,逮捕249人,刑拘321人;打掉犯罪團伙40個。

●全縣共查處吸毒人員39人,收集并檢測毛發樣本7475份;破獲涉毒刑事案件15宗;查獲2名涉毒追逃人員,實現在逃涉毒人員“清零”;查處違法使用易制毒化學品的企業1家;全縣沒有發現制毒窩點。

●全縣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0宗,抓獲嫌疑人93人,凍結詐騙資金470余萬元,為群眾挽回被騙財物損失27萬余元;推廣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應用11.5萬人次,安裝率全市第一,成功勸阻89人,避免群眾財產損失130多萬元。

●全縣村(區)法律顧問累計服務群眾9081次,提供法律服務2231次,上法治課342次,參與人民調解案件17件。

●全縣各鄉鎮綜治中心共受理案件1031宗,調處993宗,調處率96.3%。

●全縣157所中小學100%完成視頻接入和“一鍵報警”安裝。

●全縣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267宗,其中民事案件42宗,刑事案件214宗,行政案件2宗,來電來訪網絡咨詢125人次,案件電子文檔上傳率高達100%,居全市首位。

●全縣網格用戶數799個,上傳網格事件31795宗,辦結31794宗,辦結率99.99%。

制表:阿平

■策劃:李成東 張小龍 江衛東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通訊員 吳銼鵬 戴志雄 邱勁澤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