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龍川縣

龍川縣致力推進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建設

培養技能型人才 助力鄉村振興

2021-03-17 09:53:10 來源:河源日報

■開展職業技術培訓,提高就業水平。圖為龍川縣與落戶企業聯手開展焊工執業培訓。

■掌握一技之長,找到穩定好工作。圖為來自龍川縣鄉鎮的年輕人通過培訓后,在縣工業園區的企業工作。

■龍川縣舉辦客家菜培訓班

■龍川縣技工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上課場景

■龍川縣技工學校

核心提示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龍川縣在加強普通教育發展的同時,以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為重要抓手,全面推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推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繼續教育、社會培訓四位一體的職業教育中心建設。2020年12月,龍川縣榮獲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稱號。

經過建設,當前龍川縣已構建起以職業教育中心為龍頭,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骨干,村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教學點為基礎的縣域三級職業教育培訓網絡,全面提升了龍川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服務能力,并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等,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龍川有職業技術學校、技工學校各1所,鄉鎮成人文化技術(社區)學校24所,村(居)成人文化技術(社區)學校教學點315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均衡協調發展。農村人才共同培養工作機制初步形成,數字經濟服務農業農村發展成為龍川縣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亮點。

以創建為抓手 

織起職成教育培訓“大網”

2017年10月,龍川縣著手申報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2018年4月,龍川縣成功入圍第五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名單。2020年12月,龍川縣榮獲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稱號。

從申報到成功創建,龍川用了不到4年時間的背后,是該縣對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常抓不懈。早在“十三五”開局之年,龍川縣委縣政府就將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納入龍川縣“十三五”經濟發展總規劃中,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的改革措施,制定《龍川縣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龍川縣成人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政策文件,縣、鎮年度工作計劃也將職成教育納入責任目標管理。

2013年,原龍川縣職業高級中學與龍川縣教師進修學校、廣東開放大學龍川分校合并,組建龍川縣職業技術學校,成為一所集職業教育、學歷教育、崗位培訓等為一體的多功能學校。

2017年,龍川縣以創建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為重要抓手,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繼續教育、社會培訓四位一體的職業教育中心建設,現已構建起以職業教育中心為龍頭,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骨干,村級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教學點為基礎的縣域三級職業教育培訓網絡。

創建過程中,龍川縣加大對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設立了縣職業教育專項經費,并通過財政投入、企業自籌、社會捐款等渠道籌措職成教育項目費用共6550萬元,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其中,在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硬件建設方面,龍川縣投入資金755.3萬元,用于改善中等職業學校實訓設備建設,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6810元。

經過建設,截至2020年,龍川縣共有各級各類職成學校26所。其中,龍川縣技工學校是龍川縣職業學歷教育、技術教育、就業培訓基地;24個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鎮域內集成人教育、社區教育于一體的成人教育基地。鶴市鎮、黃布鎮、登云鎮、龍母鎮、四都鎮等5個鎮的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被評為省級示范性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其他19所均達到縣級示范性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標準。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網絡在全縣實現全覆蓋,且運行機制良好,全面提升了龍川縣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基礎能力,規范了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管理,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創新培育機制 師資力量不斷壯大

近年來,龍川縣職業技術學校和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教師全部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參訓率和合格率均為100%,切實提高了全縣職成教師的專業素質。

據悉,為了繼續加大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師資隊伍培養力度,龍川縣從職業學校現任教師和熱心于職業教育的技術骨干中選拔出一支專業教師隊伍。這支隊伍通過參加專業進修和企業掛職鍛煉等進行培訓,成為了專業技術過硬、教學能力過硬、培訓能力過硬的專業教師,以先培養后反饋的方式,面向社會開展成人職業技術培訓,承擔起引領產業和專業發展的技術支持、對企業的人才支持、對行業的培訓支持等社會服務責任,對龍川縣職業教育相應專業和社會產業發展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強大的師資隊伍培育優秀的職業人才。在推進縣域現代化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龍川縣成績卓越。據統計,龍川縣技工學校、職業學校教職員工共224人,專任教師188人,其中高級職稱39人,“雙師型”教師135人、占比71.81%,本科以上學歷149人、占比79.26,在校中職學生1935人,生師比10.29∶1。不僅如此,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專兼職教師外出參加技能比賽成績顯著,近年來獲得國家級獎項1個、省級獎項1個、市級獎項7個,職成教育教師技能水平和教育水平不斷提升。

為滿足特色產業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龍川縣還特邀了一支來自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的專家團隊不定期到該縣進行技術咨詢和培訓指導工作,培訓內容緊貼本地農業和農村發展需求,對接縣域產業發展,涵蓋了淡水養殖、養豬、果樹、蔬菜、水稻、水果加工、靈芝種植等項目,為龍川縣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培養了一大批實用型人才,對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校企緊密合作 積蓄“人才活水”

社會競爭的激烈同樣推動著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近年來,龍川縣通過職業教育院校和企業相互合作的方式,有針對性地為縣域乃至全市的企業培養人才。校企合作這一方面,龍川縣技工學校是全縣走在前列的典范。

龍川縣技工學校是縣政府投資興辦的一所公辦省一類技工學校,開設有模具制造、數控加工、汽車維修、農村電氣技術等13個熱門專業,在校生近2000人。為著力破解企業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問題,龍川縣技工學校緊盯電子電器、空氣能、現代建筑等主導產業,與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奧瑪冰箱有限公司、中興智能汽車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展開深度合作,訂單式培養技能人才。

在廣東邁諾工業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技術工人們正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剛從龍川縣技工學校畢業的20歲“小年輕”黃啟宇便是其中一員,他在邁諾激光組擔任板材激光切割工作。黃啟宇家里經濟不寬裕,父母在東莞打工,奶奶已是90多歲高齡,弟弟還在讀高中,因此他迫切地想要為父母分擔壓力和責任。“我去年從縣技工學校畢業,剛出來工作一個月有3000多元,挺滿意的,主要是學到了一門新的技術,感覺開拓了新的世界,希望自己以后的收入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幸福。”黃啟宇開心地說。

對于黃啟宇的工作表現,廣東邁諾工業技術有限公司非常滿意,希望縣技工學校可以培養出更多像黃啟宇這樣優秀的技術人才,更好適應企業發展需要。廣東邁諾工業技術有限公司總經辦助理張君玲說:“黃啟宇在工作過程中非常好學、謙虛,現在基本能獨立操作機器,希望技校每一年都能夠為我們輸送更多的優秀學生,也希望他們在我們企業能學到技術,有一技之長。”

培養技能型人才是龍川縣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大亮點。該縣堅持以“幫助農村家庭孩子就好業”為目的,以“培養中級技能操作型人才”為目標,讓學生實現高素質就業。據悉,近年來,龍川縣技工學校學生就業率達97%。

大力實施教育扶貧。龍川縣按照國家“精準資助,應助盡助”的原則,對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學生進行了全方位的扶貧資助。2020年,龍川共有7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享受到求職創業補貼。

順應經濟時代 培養多樣性技能人才

隨著互聯網時代發展,龍川縣產業與互聯網聯系愈加緊密,積極發展具有地方經濟特色的電子商務,不斷探索市場主導和引導相結合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是助推龍川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2018年,龍川縣成功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并建有物流配送、電商培訓、招商引資、產品展示體驗、倉儲冷運等一站式服務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建成覆蓋全縣的農村電商平臺,形成縣、鎮、村三級物流體系,建有14個鎮級服務站,203個村級服務站。

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有力推動了龍川縣農村經濟轉型和農產品的快速流轉,有力支撐了縣域經濟發展,帶動了一大批群眾就業。其中,2006年畢業于龍川縣技工學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戴明,是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這股“春風”的受益者之一。畢業之后他在龍川縣城最大的商場工作,是蘇寧易購送裝一體化的一名售后人員,負責維護。在積累5年的工作經驗之后,他選擇了自主創業。

“我來自農村家庭,父母都是農民,選擇自主創業一是為了有更多的經濟收入回報家庭,二是因為自主創業的發展平臺和上升渠道更大、更廣。”戴明說。現在,他是蘇寧易購河源地區物流、售貨、安裝一體化的外包商之一,業務范圍已從龍川縣擴大到紫金縣、和平縣、東源縣,共計70多個鄉鎮。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龍川縣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學校累計培訓各類電商人員1.8萬余人次,為電商發展提供了各類人才保障。

龍川縣作為農業大縣,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三農”人才的支撐。為促進農科教結合,科學規劃“三農”人才培養培訓工作,龍川縣通過整合教育、農業、科技、農技推廣中心等部門資源,充分發揮三級職成教育培訓網絡功能,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就業服務等各類培訓工作,近三年累計培訓農民47898人次。

龍川縣教育局還與其他部門形成合力,將農村經濟發展、科技推廣和人才培養緊密結合,通過各項技能培訓引導更多的農民參與進來,讓更多的人才在各行業中得以發揮技能,從而提高技能人才收入、留住人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龍川縣農業農村局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專家團隊加強農技對接,并與省農科院成功簽訂《農業科技合作框架協議書》。近年來,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098名,其中2名職業農民被評為“廣東百佳新型職業農民”,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的主力軍;加強對示范主體和種植大戶的培訓,舉辦培訓班90期次,培訓人員7800人次。

龍川縣人社局開展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34期520余班次,培訓農村勞動力1.9萬余人次。其中,油茶栽培將近1.1萬人、服裝設計定制工1243人、汽車維修工2130人;組織農村勞動力、復退軍人參加創業培訓近1500人。

展望未來,龍川縣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將跟隨著新時代的步伐,在創新與改革中激發培養人才的強勁動能,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為加快推進美麗龍川建設貢獻“川”流不息的人才力量。

■組稿:本報記者 梁驅遠 通訊員 余洪科 胡勇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