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
守初心踐承諾 在平凡崗位創造不平凡
核心提示
黨的事業依靠人民的支持和廣大黨員的努力奮斗。龍川縣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經常性的基礎工作,依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黨建方針和程序,經縣、鎮黨校培訓和支部培養教育,有計劃有步驟吸收發展黨員,源源不斷地把符合黨員條件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不斷為黨的肌體補充新鮮血液,保持黨員隊伍生機和活力,讓黨的事業薪火相傳。
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切實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近年來,龍川縣深入實施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為抓手,高位謀劃、精心部署、狠抓落實,有效促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目前,龍川縣有基層黨組織1166個,其中:鎮黨委24個、基層黨(工)委7個、機關黨委18個、黨總支87個、黨支部1030個;有黨員33282名,其中:鄉鎮25987名、縣直單位等7295名。
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在工作中踐行初心使命,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干部職工和人民群眾鼓足干勁、扎實工作、解放思想、團結拼搏,在平凡的工作中創先爭優、勇當先鋒,涌現出一大批貢獻突出的先進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本版刊發龍川縣20名榮獲河源市優秀共產黨員的優秀事跡,旨在進一步激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踐行錚錚誓言,積極投身到建設“兩個龍川”“兩個示范縣”的干事創業洪流中,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用奮斗抒寫新時代榜樣的追夢情懷。
●彭靖皎(龍川縣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主任護理師)
國家需要時要第一個上
“國家需要時,作為一名老黨員,我要第一個上,到抗疫最需要的地方去。保障群眾生命健康,我責無旁貸;支援湖北疫情防控,我義無反顧?!迸砭葛?,現任龍川縣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彭靖皎始終堅守崗位,奮戰在抗疫一線,帶領急診科護理團隊為疫情防控作出不懈努力。彭靖皎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號召,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2020年2月11日,彭靖皎作為河源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員奔赴湖北荊州,為湖北地區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李巧(龍川縣老隆鎮水上新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
開創社區黨建新局面
作為離群眾最近的社區黨員干部,李巧在工作中堅持走群眾路線,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處處想在前、干在前,及時解決群眾困難、成功化解重大居民糾紛和鄰里矛盾。深入推進網格化管理,打造集“人防、物防、技防”為一體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社區管理效能。落實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帶領“兩委”干部下沉到群眾中,了解群眾生活、就地解決群眾矛盾;慰問老黨員、老戰士和困難戶,為他們送去組織的溫暖。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李巧帶領社區全體黨員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時刻把社區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2019年“6·10”“6·12”特大自然災害發生期間,水上新村社區洪澇災害嚴重,李巧不顧個人安危,沖鋒在前,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曾洪基(龍川縣巖鎮黨委書記)
把群眾裝在心中
曾洪基認真履行黨建工作職責,全面強化基層建設,高位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將東方等4個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他創新黨員管理服務新模式,組建流動黨小組、流動黨員之家,構筑流而不散的組織機構,在廣州、深圳、惠州、河源等地相繼成立6個流動黨小組和一個黨員之家,讓巖鎮長期在外的175名流動黨員有了“新家”。他心系廣大群眾,把群眾裝在心中,為群眾辦實事,扎實開展領導干部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工作,統籌指導村(居)“兩委”干部心往下想、眼往下看、腳往下走,聽民聲紓民困,構建和諧融洽的黨群干群關系,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鄉村振興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林振波(龍川縣老隆鎮聯亨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攜手干群建設美麗家園
林振波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民為本,埋頭苦干,帶領村“兩委”干部扎實為群眾辦實事,全力推進鄉村振興。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攜手村“兩委”班子成員,團結帶領全村黨員群眾不斷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帶領村民發展種養產業實現穩定增收,全力做好精準扶貧、掃黑除惡、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為實現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生活富裕幸福的聯亨村不懈奮斗。
●甘學軍(龍川縣鐵場鎮羅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最美退役軍人
甘學軍理想信念堅定,黨性修養較高,在原則問題和重大事件上立場堅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關鍵時刻經得起考驗。他積極履行職責,致力鄉村振興,徹底改變了羅坳村“臟亂差”面貌。守初心、擔使命,關鍵時刻敢于沖鋒,在2019年“6·10”“6·12”特大洪災中,他沖在抗洪救災第一線,緊急轉移安置40多名群眾,把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降到最低;疫情防控期間,他沖在最前,落實防控各項工作措施,保障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甘學軍被評為2020年度龍川縣“最美退役軍人”。
●陳菊珍(龍川縣佗城鎮新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心系群眾無私無畏
陳菊珍任職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系群眾,團結帶領村“兩委”干部及群眾建設美麗新渡村。2019年6 月10日,龍川縣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災,暴雨導致新渡村河水上漲,道路積水嚴重。陳菊珍在齊腰深的洪水中疏散群眾,幫群眾搬抬貴重物品。當天凌晨4時多,一名群眾打電話稱養雞場里上萬只雞遭洪水圍困,陳菊珍立刻組織村“兩委”干部,冒著瓢潑大雨和洪水,連夜幫助該名群眾把雞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陳菊珍帶領全村黨員、志愿者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馮志華(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基層指導大隊大隊長、駐龍川縣黃布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
在鄉村振興中踐行初心使命
作為市派駐黃布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隊隊長,馮志華積極履職,深入基層,服務群眾,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服務群眾工作中主動作為、創新工作,為黃布鎮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作出貢獻,受到黨員、群眾廣泛贊譽。馮志華勇于擔當,大力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和鎮村干部一道卓有成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改善黃布鎮村容村貌、新農村建設貢獻汗水和智慧。
●戴志華(龍川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理事會副主任、駐龍川縣通衢鎮旺宜村第一書記)
發展特色產業穩就業促增收
2016年5月任通衢鎮旺宜村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3月起兼任旺宜村鄉村振興工作組組長至今,戴志華以基層黨建為抓手,統籌推進鄉村發展,與村“兩委”干部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發展幫扶產業,積極引進2家企業,打造“米袋子、菜籃子、油罐子”三大產業,旺宜生產的黑米、菜心、油脂系列產品被認定為廣東省扶貧產品,旺宜蔬菜基地被認定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駐村企業為當地群眾提供了30多個就業崗位。
●范德志(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駐龍川縣登云鎮石福村第一書記)
把深圳經驗運用到幫扶工作
駐村4年來,范德志在各級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落實幫扶資金1039萬元,開展幫扶項目36個,實現消費扶貧960萬元,脫貧攻堅、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等工作成效顯著。他圍繞民生抓黨建,幫扶共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石福村“省定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治工作通過驗收并實現摘帽,獲評先進黨組織、平安五星村;借鑒深圳經驗,長短結合多元布局經濟業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50萬元。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建立扶貧可持續長效機制,柚子園項目榮獲河源市創新創業大賽扶貧專場最高獎“十佳項目獎”。
●黃大道(龍川縣第二人民醫院黨總支部書記、院長)
為群眾健康護航
黃大道于1983年7月走上醫療崗位,200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深耕杏林38年。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他深入疫情防控一線開展工作。他精于辨證,擅治疑難,在治療中風等疾病上具有自己獨到的方法。他好為人師,將自己的學術和經驗傳授給年輕的中醫工作者,為傳承發展中醫、造福山區百姓作出貢獻。
●鄒偉才(龍川縣龍母鎮龍邦村黨員)
數十年如一日支持公益
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鄒偉才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用溫暖傳遞人間真情。他是一名農村泥水匠,收入雖薄弱,但幾十年來捐資10多萬元,幫助了近50戶困難家庭渡過難關,捐助21名學生完成學業,捐資完善了村道硬底化等公共設施,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在村民眼中,他是“溫暖”的代名詞,對生病臥床的伯母十年來如生母一般精心照料,鄰居只要有困難他都會給予幫助,對待村中五保戶鄒繼添親如兄弟。在疫情防控中,他主動放棄與常年在外打工的兒子團聚的時間,配合村委工作,志愿參與防疫知識宣傳、監測點值班等防疫工作。
●楊平光(龍川縣黨建和人才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縣委組織部工會主席)
用心用情工作
楊平光進入龍川縣委組織部工作以來,17年如一日,公道處事,正派做人,清正廉潔,以過硬的工作作風,詮釋了新時代組工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忠誠、干凈、擔當”的品質。他事業心強,勤勉盡責,敢于擔當,甘于奉獻,用心用情工作,以實際行動詮釋入黨初心。工作日,他早上堅持提前半個小時上班,經常加班加點,樹立了新時代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陳振中(龍川縣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
采寫接地氣的新聞報道
陳振中始終以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任勞任怨,敢擔當、善作為,用行動詮釋政治擔當,工作成績突出。由其本人主創的新聞作品連續多年獲省、市、縣獎項。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他服從組織安排,沖在最前線,采寫了一批接地氣、有質量的新聞報道,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葉國新(龍川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文物股股長)
讓文物煥發新生命
葉國新虛心好學,不斷提高業務知識和水平,目前是龍川縣內文物工作骨干,參與組織了龍川學宮、福建會館和閩粵贛邊五興龍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等10多處文物古跡和紅色革命遺址的修繕保護和開發工作。參與編輯出版了《龍川縣文物志》和《河源市文化遺產普查匯編龍川縣卷》等文化文物叢書。組織并如期完成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任務。龍川縣三普登錄文物數量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三。成功申報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明東(龍川縣老隆鎮第二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教育教學科研的踐行者
黃明東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扎根山區,敬業奉獻。他工作務實,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爭取各級支持,投入1300多萬元新建占地近萬平方米的運動場,使3000多人的學校告別無運動場的歷史。他是教育教學科研的踐行者,參加或主持4個省、市、縣級課題研究,8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他將中國象棋定為學校的特色課,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廣東省象棋特色學校、廣東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示范學校等。2019年,學校榮獲廣東省中小學特色學校建設成果二等獎。
●殷偉劍(龍川縣老隆鎮第三小學黨支部委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辦公室副主任)
榮獲5項國家知識產權專利
殷偉劍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積極參加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務活動。他樂于助人,熱心公益事業,關懷退休和病重教師。他勤懇奉獻,致力于有序推進少先隊標準化建設和少先隊改革方案的實施,推動落實黨建帶團建、隊建工作,推進新時代少先隊改革創新,創建了學?!凹t領巾小創客”科技社,引領少年兒童從小種下科技報國的“紅色種子”,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他攻堅克難,艱苦奮斗,個人榮獲5項國家知識產權專利和130多項市級以上科技競賽獎項。
●黃鏡明(龍川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副大隊長、四級高級警長)
有危險黨員上
黃鏡明政治敏銳性強,思想素質高,黨性觀念強,政治立場、理想信念堅定。他是一名學習型干部,通過學習黨建理論、黨務業務知識,協助黨支部建立和完善黨建工作相關制度,為大隊黨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軌道作出了貢獻。工作中,他積極投入“禁毒兩打兩控”,堅持“有危險,黨員先上”,面對危險沖鋒在前。近年來,他帶隊抓獲各類涉毒犯罪違法人員30余人,在公安禁毒工作中成績顯著,在禁毒“集群打零”戰役中起到表率作用,先后榮獲廣東省公安系統刑事技術先進工作者、個人三等功。
●劉志敏(龍川康明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
勇擔社會責任服務群眾
劉志敏政治立場堅定,在思想和行動上自覺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他牢記宗旨,心系群眾,2019年6月參加龍川“6·10”“6·12”抗洪搶險和災后復產工作。2020年1月25日至2月21日,他到梅河高速公路龍川西出入口防疫檢測點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對一些困難家庭,他給予幫扶。
●鄭雪嫻(龍川縣疾控中心檢驗科負責人)
護航群眾身體健康
鄭雪嫻工作嚴謹務實,兢兢業業,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上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2020年1月19日,作為龍川縣疾控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她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疫情防控一線,每天忙著采樣、收樣、送樣和消毒。去年5月28日,龍川縣疾控中心開始開展核酸檢測工作,鄭雪嫻全身心投入,每天檢測標本少則100個、多則400個,以不折不扣的工作態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劉攸偉(深圳市寶安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設施科副科長、駐龍川縣龍母鎮珠塘村第一書記)
抓黨建促脫貧謀發展
劉攸偉于2016年起任龍母鎮珠塘村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5年來,他負責幫扶的珠塘村扶貧工作年年被寶安駐龍川扶貧指揮部評為優秀。在幫扶工作中,他認真抓好黨建工作,致力于打造一個優秀的村黨支部。在他的努力帶動下,村黨支部從軟弱渙散黨支部變成優秀黨支部。他充分利用“黨建為村”服務平臺,將“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他認真抓好促脫貧和謀振興工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扶貧產業,培養一批鄉村種養能手,力促群眾增收致富。2020年12月,他被評為深圳“最美扶貧人”。
龍川縣獲評河源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名單
中共龍川縣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老隆鎮市南社區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義都鎮桂林村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佗城鎮佳派村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黃布鎮歐江村總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鶴市鎮河布村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通衢鎮錦太村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豐稔鎮成塘村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田心鎮甘陂畬族村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黎咀鎮皮潭村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車田鎮車田村總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赤光鎮大洋村總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麻布崗鎮閣前村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貝嶺鎮米貝村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第一中學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中醫院總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支部委員會
中共龍川縣細坳鎮機關支部委員會
中共中建二局陽光智造有限公司支部委員會
龍川縣獲評河源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名單
葉書利 龍川縣登云鎮黨委書記
王遠林 省財政廳工貿處副處長、龍川縣鶴市鎮鶴市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鐘鎮平 龍川縣老隆鎮黨委書記
楊麗紅(女) 龍川縣黎咀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黃麗嫻(女) 龍川縣麻布崗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黃 震 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廣州局辦公室主任、龍川縣佗城鎮亨渡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
盧 海 龍川縣巖鎮鎮鵲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李建城 龍川縣貝嶺鎮雁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盧玉貞(女) 龍川縣鐵場鎮團委書記、組織人事辦一級科員
葉子瑛(女) 龍川縣紀委監委干部室主任
李 鴻 龍川縣委組織部組織二組組長
黃茜旻(女) 國家稅務總局龍川縣稅務局機關黨建工作股黨支部委員
吳偉江 龍川縣人民醫院黨總支部書記、院長
巫標輝 龍川縣學生德育基地黨支部書記、主任,龍川縣教育局直屬機關黨委委員
黃春濤 龍川縣公安局法制大隊黨支部委員、二級警長
劉天嬌 河源國有坪山林場坪山黨支部書記
楊貴婕(女) 龍川縣車田鎮人大辦公室主任、組織人事辦一級科員
王漢球 龍川縣上坪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黃東云(女) 龍川威達絕緣材料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
■組稿:本報記者 陳小玲 特約記者 曾祥太 通訊員 吳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