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龍川縣

龍川“一盤棋”統籌推進城鎮發展,進一步提升城市競爭力,做強都市經濟

產城融合一體發展 建設宜居宜業新龍川

2022-10-12 16:11:52 來源:河源日報

36940f1a96ee62e30f72c50db5e1713e_1012025_001_01_s.jpg

■贛深高鐵龍川西站。當前,龍川正依托西站及古城佗城,規劃建設高鐵新城。

1933d79b9317ed7dba66dbe91e08119e_1012025_001_02_s.jpg

■朝著現代化都市邁進的龍川縣城

核心提示

城鎮化和城市發展是穩定需求側的核心。黨的十八大以來,龍川堅持“一盤棋”統籌推進城鎮發展,著力構建“一核一副三樞紐五組團”縣域發展格局。與時俱進做好城市發展大文章,全域全面“融灣”“融深”,積極參與“雙區”建設,規劃建設高鐵新城、幸福新城、寶龍新城等三大發展平臺,實現由“一城”向 “多城”的歷史性轉變,城市品質能級不斷提升,城市更有“現代風”和“龍頭范”,城市更具競爭力和發展活力。

2014年以來,龍川縣城市建成區面積從13.66平方公里擴展到2020年的17.5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從38.57%提高到47%;全縣常住人口突破100萬,吸引集聚了周邊城市人力資源,外來流動人口超20萬。

2021年底,贛深高鐵開通運行,龍川城鎮發展步入“高鐵時代”。龍川縣搶抓“高鐵時代”的機遇與挑戰,牢牢把握高鐵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期,以打造高鐵綜合交通樞紐為先導,以高鐵新城、高鐵站點為節點,串點成線、拓線成帶,放大高鐵集聚擴散等綜合效應,加快培育“五大產業”,全力推進高鐵新城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推動資本、人力、技術、市場等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深度融合,促進現代服務業與現代制造業有機融合,實現客流增長、要素集聚和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為龍川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城市建設十年“答卷” 由小城鎮向現代化城市發展的美麗嬗變

2021年3月召開的龍川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回顧總結了龍川“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對城市發展用了“深刻變化”作注解。

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五年一大變。順著近十年來龍川城市的發展變化脈絡,可以看到,從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到全力爭創省級文明城市;從城市的提質,到拉大骨架擴容;從較單一的商貿服務業,到如今多產業大融合發展,這個位于東江岸邊的城市,從最初規劃7萬人居住的小城鎮,逐步發展為容納30萬人居住的大縣城,扭轉了之前“小牛拉大車”的發展困局,朝著現代化城市邁進。

一屆接著一屆干,一張藍圖干到底。近年來,龍川抓好縣城這個“火車頭”,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施擴容提質大會戰,科學編制城市規劃,完善夯實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國道北移拉大縣城骨架,建設發展商貿物流等產業,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市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充分發揮了以城市建設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推動龍川經濟社會穩中向好發展。

縣城擴容提質成效顯著。擴容方面,在“十三五”期間,龍川縣規劃建設高鐵新城、幸福新城、寶龍新城,國道205線縣城段北移項目和幸福新城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啟動幸福大道、幸福路建設,城市發展空間不斷拉大,城市綜合承載力持續提升,現代新城邁出新步伐。提質方面,2013—2021年,龍川累計投入15億元對縣城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升級,縣城主干道、背街小巷改頭換面,新建培英學校人行天橋,改造升級東西高速公路出口。公園建設進一步加強,2021年末,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6平方米,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提升。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住房條件進一步改善。

城市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十三五”期間,龍川縣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文明縣城工作扎實推進,強化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和農貿市場等綜合治理,較好解決了城市“六亂”等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違法占地、違法建設整治,強化縣城規劃區個人建房和農村建房、宅基地管理,依法拆除違章建(構)筑物735宗18.57萬平方米。持續開展地質災害、削坡建房專項整治三年行動。

城市建設新舉措 打造“三大平臺”多產業融合發展

開局“十四五”, 奮斗新征程。立足資源,在城市建設方面,龍川有了新動作:謀劃建設幸福新城、高鐵新城、寶龍新城等“三大平臺”,走多產融合發展之路,奮力建設縣城新經濟發展帶。

“三大平臺”是龍川縣今年提出打造“3303” 產業集群中的最后一個“3”。在3個新城建設過程中,龍川將注重優化區域內商業空間格局,打造一批充滿活力的大型商貿綜合體、星級酒店、步行街商圈和特色市場,積極培育優質零售、電商平臺、品牌運營企業和快遞龍頭企業,聚焦“鼓勵連鎖經營”,推進縣城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將“三大平臺”培育成為3個新的消費聚集區。

3個新城的建設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有著厚實的產業或是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作基礎。在3個新城規劃區內,分布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園區、現代物流產業園區、佗城文化旅游產業園區3個省級園區,有著贛深高鐵、雙龍高鐵(正在建設中)停靠交換站、華南最大的編組站及3條高速公路等交通優勢。

按照最新的縣城發展規劃,龍川縣規劃建設面積超100平方公里、容納50萬人口的大縣城,為高質量發展拓展戰略空間、提供戰略支撐。高鐵新城、幸福新城、寶龍新城的規劃建設,則支撐起大縣城骨架。

3個新城的規劃建設既令人振奮,更傳遞著龍川城市骨架拉大、新興產業崛起等超強信息。

目前,如火如荼建設的國道205線龍川縣城段改線工程,是龍川縣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拉大城市骨架的重要舉措。隨著縣城段北移,城市面積將擴大3倍以上。同時,這條北移路還是重要的產業之路。按照改造路線方案,北移的國道北端起于佗城鎮、老隆鎮,南端終于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將規劃建設中的高鐵新城、幸福新城及寶龍新城串聯起來。

以產興城,以城促產。時空的串聯,讓產業更快走向融合發展。3個新城功能布局上產業特色鮮明,將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和活力。

寶龍新城以省級產業園——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登云等5個鎮,全力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之城。

幸福新城作為規劃建設中的縣城副中心,將承擔著縣級商貿物流中心和體育娛樂中心等城市服務。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加上6條鐵路及5條高速公路,依托深圳鹽田國際內陸港龍川專列開通、贛深高鐵通車和龍川北編組站,加快建設物流產業園,把幸福新城打造成“北貨南下”和“廣貨北上”物流節點。

高鐵新城將充分發揮境內贛深高鐵、雙龍高鐵(龍川至福建龍巖)的交通優勢,整合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佗城的旅游資源,將佗城古鎮與高鐵新城聯動、融合開發,推動古城經濟、高鐵經濟融合發展。

三城串聯,產業融合發展,這是龍川縣在城市發展上的破題之舉。在這個舉措下,一個融合工業園區、特色小鎮、商貿物流、古邑文化園等多產業的新經濟發展帶逐步形成。

精準謀劃,是龍川摒棄粗放的造城方式、堅持打造“人的城市”發展理念的詮釋。通過規劃建設產業園,將推動資金、項目、人才等要素的聚集,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活力,增加了發展后勁。

規劃建設3個新城,走產城融合發展之路,讓龍川城市發展的未來變為可期。

一體化推進城鎮建設 推動“一核一副三樞紐五組團”縣域發展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鎮化一端連著供給側、一端連著需求側,既是供需兩側發力的黃金結合點,也是一個巨大的民生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龍川縣“一盤棋”統籌推進城鎮化建設,著力推動“一核一副三樞紐五組團”縣域發展,奮力建設宜居宜業家園。

老隆鎮是龍川縣城核心區,是縣域發展布局中的“一核”。龍川縣持續加強對城市建成區的投入,以“一江兩岸”為軸,將現有的美麗江景、大小公園以及閑置土地等資源整合盤活,讓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大力發展商貿物流產業,推進幸福新城建設。結合鄉村振興,2021年,老隆鎮推進“十里棲溪”美麗鄉村風貌提升示范帶建設,對緊鄰縣城的江邊、板塘、浮石等3個村進行風貌提升,全力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特色沿水景觀,探索連點成線、連線成片、集片成帶的鄉村振興示范帶開發模式,打造生態宜居美麗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業態。

麻布崗鎮是龍川縣域副中心,是縣域發展布局中的“一副”。近年來,該鎮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抓好圩鎮規劃設計和建設,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夯實發展根基,發揮好縣域副中心輻射帶動作用,走出一條符合麻布崗實際的發展新路子。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注重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快發展油茶、茶葉、富硒大米等特色產業,把特色產業打造成全鎮經濟增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領頭羊”;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全力推進大長沙村市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

分布在南、西及中段三個方位的登云鎮、龍母鎮及黎咀鎮則為縣域發展布局中的“三樞紐”。登云鎮緊鄰深圳寶安(龍川)產業轉移工業園,是工業發展樞紐。龍母鎮是農業發展樞紐, 2021年龍川縣加快推進龍母盆地建設,加快優質農業基地及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發展集群化、品質化、多元化特色產業,奮力建設龍母盆地農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黎咀是水產業發展樞紐,礦泉年自涌量達27萬噸,有著“中華之最”美譽的“霍山礦泉”就產自該鎮。

推出鎮域組團發展。按照區域,龍川將全縣24個鎮劃成東、南、西、北、中“五組團”,進一步整合多鎮域的同一主導產業,“串珠成鏈”組團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鏈,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全方位激發農業發展內生動力。其中,南部組團著重發展都市經濟,以老隆鎮為核心,涵括老隆、佗城、義都、豐稔4個鎮;東部組團著重發展工業及相關配套產業,以登云鎮為樞紐,涵括登云、通衢、鶴市、紫市、黃布等5個鎮;西部組團著重發展水產業,以黎咀鎮為樞紐,涵括黎咀、車田、四都、黃石等4個鎮;北部組團著重綠色發展,以麻布崗鎮為中心,涵括麻布崗、細坳、貝嶺、上坪、巖鎮等5個鎮;中部組團著重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以龍母鎮為樞紐,涵括龍母、赤光、鐵場、新田、田心、廻龍6個鎮。

“一核一副三樞紐五組團”縣域發展布局,其地理位置與龍川縣今年提出打造的“3303”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在區位上相輔相呼應。今年6月份,龍川縣在“一核一副三樞紐五組團”的基礎上,提出要全力構建“1135+24”縣域發展布局。添加上的 “24”指打造鎮級發展新引擎,即結合龍川縣整縣推進實施“一鎮一園”全覆蓋試點項目,通過堅持抓生產、抓基地、抓品牌、抓科技、抓流通、抓融合,一體設計、一并推進,以優勢特色產業為基礎,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因地制宜培育24個鎮級龍頭企業。

新時代,新征程。站在新的起點上,龍川縣以規劃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撐,加快城市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形成與“雙區”有機聯系、深度融合的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推進一體化城鎮建設,讓新型城鎮化建設轉化為強大的內生動力,為龍川縣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組稿:本報記者 陳小玲 

特約記者 曾祥太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署名除外)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