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我市大力推動油茶產業發展

“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2022-08-12 09:29:51 來源:河源日報

76b08f0d93d2947a8722d569726ed34a_0812002_001_01_s.jpg

■龍川縣豐稔鎮油茶籽自動烘干機正在作業。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油茶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本報記者 劉昕

龍川縣赤光鎮南龍村內,蜿蜒的山路兩旁,綠意盎然的植被一望無際。抬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油茶果掛在枝頭。這里,種植了近6000畝油茶樹。油茶企業發動周邊村民入股,帶著他們致富,投資興建的旅游項目——綠油花果樹小鎮,入選2019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021年申報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該村油茶基地成為我市推動油茶產業三產融合的縮影。

河源是林業大市,現有林地面積1812.88萬畝,歷來有種植油茶的傳統。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依托良好的生態優勢和林業資源優勢,圍繞“擴規模、重培育、創品牌、增效益”的總體思路,大力推動油茶種植,實施油茶低產林改造,以建設省級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園、省級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為抓手,全面提升油茶規模化、標準化和產業化水平,把油茶“小特產”做成“大產業”。

土壤氣候條件優越

“河源有適宜種植油茶的土壤和氣候。”市林業局產業科負責人介紹,油茶喜暖怕冷,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和水分,適宜在坡度平緩、侵蝕作用弱的地方栽植。河源平均氣溫20℃,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均年降水量1768.9毫米,是油茶重要分布區和理想生長地。河源野生油茶資源豐富、分布廣泛、群落結構完整,已有1500多年的種植歷史。目前,東源、和平、連平、龍川4個縣均大面積種植油茶,其中龍川種植面積最大。據悉,今年,省林業局下達我市油茶新造面積9.6萬畝,油茶低改面積10.52萬畝。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油茶新造面積31470畝,完成率32.8%;完成油茶低改面積50800畝,完成率48.3%。

市油茶協會會長張金輝對河源油茶產業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她告訴記者,得益于適宜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河源種植的油茶果具有果大、出油高的特點,在全國油茶市場屬于高質量產品,因此,雖然價格比其他油茶貴,但依然供不應求。

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油茶種植面積85.37萬畝,較2020年增加8.1萬畝,增長10.5%;油茶產值26.42億元;油茶籽產量8.38萬噸,較2020年增長30%;油茶產量1.52萬噸,較2020年增長7%。全市油茶種植主體有345家,其中,種植面積萬畝以上企業7家、千畝以上企業28家。

跨縣集群劍指百億年產值

隨著油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種植主體數量不斷增加,河源油茶開始向產業化發展邁進。

為發揮河源油茶產業的優勢,我市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謀劃打造多個油茶專業鎮,積極創建省級油茶產業示范園區,加大油茶產業研發投入,改變綜合利用度淺、商品附加值低的油茶粗加工模式,引進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油茶精加工模式,開發制作獨具河源特色的茶油保健品、化妝品、洗發水等副產品,已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的油茶種植、加工及延伸產品體系。目前,全市共有油茶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25家,其中日產油量5000斤以上的企業9家、精加工企業6家。龍川、和平、紫金被評為國家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龍川縣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園。

2021年,我市油茶成功入圍廣東省跨縣集群產業園建設名單,成為全省唯一的省級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該產業園以燈塔盆地為中心,輻射東源、和平、龍川3個縣,涉及26個鎮,全域面積4195.97平方公里。產業園內油茶種植面積46.96萬畝(占全市油茶總面積的61.37%),油茶籽產量3.91萬噸,油茶產業綜合產值22.87億元,油茶二、三產產值占綜合產值比例達60.26%,是全市油茶產業核心聚集區。

該產業園以“一核”(油茶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總部”核心)“一組”(精深加工核心組團)“四區”(油茶綜合利用發展示范區,油茶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區,生態種植區,現代加工物流區)“一帶”(農旅融合與鄉村振興示范帶)為總體布局,力爭5年內全市油茶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以上,油茶綜合產值達到100億元以上。

聯農帶農群眾得實惠

“相比5年前,我們的種植技術提高了、產量提高了,農戶的經濟收益也提高了,這得益于黨委政府大力扶持油茶產業發展,幫助我們增產增收。”赤光鎮南龍村村民刁長英說道。

油茶樹帶動了產業的發展,也為村民結出“致富果”。依托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和省林業龍頭企業——龍川綠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刁長英及周邊村民錢袋子鼓了起來。該公司專注于原生態山茶油相關產品的研發及加工生產,有年產1000噸的古法及冷榨茶油生產線和茶油延伸日化產品加工及研發基地。該公司董事長駱冬梅介紹,公司已與760多戶茶農簽訂合作協議,將資金投入到田園綜合體中,免費為部分農戶提供茶苗、肥料、培訓與技術,切實給村民帶去“真金白銀”。目前,該公司已入駐省級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園。

目前,我市正在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鼓勵林農以林地入股分紅、擴大金融貸款等形式,引導林農、合作社積極投入油茶新造改造,使企業和農戶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以省級現代農業(油茶)產業園為例,入股村民年度分享紅利達12%。同時,園區企業收購油茶種植戶的油茶鮮果,保障園區1500多戶油茶種植戶的收入。此外,產業園還帶動周邊農戶科技管理油茶20萬畝以上,預計帶動種植戶5萬戶以上,年均每戶增收3000—4000元。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