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醫療機構積極應對急診就診高峰
統籌調配資源 全力以赴救治
■在市人民醫院搶救室,醫生爭分奪秒搶救患者。 李何山 攝
■本報記者 鄒茹玉
“‘新十條’發布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就診量每天都在增長。”前日下午,在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室,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章雄軍一邊指揮醫護人員對緊急缺氧的患者上呼吸機進行急救,一邊通過電話協調床位分流收治在急診室“邊等邊治療”的需要住院的患者。他告訴記者,現在該院實行“全院一盤棋、全院一張床”,無論是哪個專科科室,只要有床位,能收盡收。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市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發熱就診高峰逐漸回落,但急診接診及重癥救治的壓力開始加大。各醫療機構結合實際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盡最大努力滿足廣大市民的就診需求,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發熱門診就診量回落
昨日下午4時許,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門前,停著數輛救護車,醫護人員正在快速地將病人抬下車并推進急診室。“都是各縣區醫院轉來的重癥患者。”市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江震欽說。
在急診室留觀區,一些老人在家屬的陪護下等候住院;輸液大廳里,坐著的全是中老年人;搶救室的病床也全部用上,有的患者正在接受緊急搶救。據了解,近兩日,該院的急診就診量大概700多人,需要住院的100人以上。這些患者大多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再加上感染新冠病毒而發展成重癥病人。
記者從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發熱門診就診量于2022年12月下旬達到高峰,元旦前后開始回落,但同時急診科的壓力開始增加。
“全院一盤棋、 全院統籌床”
作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定點救治醫院,市人民醫院早在2022年12月初就已經進行了一定的醫療儲備,并做了動員,組織了200多名醫生、500多名護士開展線上培訓,增加了重癥床位,增訂了呼吸機等搶救設備。“但當重癥患者蜂擁而至的時候,我們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江震欽坦言,一是來就診的重癥人數多且集中,二是當時身處一線的醫護人員首當其沖,先后感染新冠病毒,出現了非戰斗性減員。
面對重癥患者劇增、醫護人員緊缺、住院床位緊張等情況,該院迅速作出決策和統籌,先后關停了部分專科,將醫護人員調配過來支援急診和重癥病房的救治工作,保證重癥醫學科醫護人員充足。
市人民醫院還實行“全院一盤棋、全院統籌床”,無論是哪個科室,只要有床位就收治病人。如今該院的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腫瘤科等科室都分流住滿了病人。同時通過“堵疏結合”的方式,加快重癥患者的流轉,縮短住院時間,提高床位使用率。
1月3日,該院成立非重癥醫學科新冠患者救治小組,由呼吸內科、心內科、血液科等專業醫師組成,主要對各非重癥病房收治新冠患者進行收治指導及會診。“我們全力以赴做好新冠患者救治工作。”江震欽說。
醫護人員“帶病上戰場”
全力救治患者
據了解,由于沖在第一線,我市各醫院的醫護人員大多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且是相對集中在某一時間段。“我們的醫護人員發揚敬業精神,很多都是在發熱、頭痛等狀況下堅持上班的,實在撐不住的可能休息一兩天。”章雄軍感慨地說道,在人手最緊張的時候,正是這些“帶病上戰場”的兄弟姐妹,成為抗擊病毒、救治患者的主力軍。
面對急診科高峰期,市婦幼保健院也啟動了院科兩級應急預案,有幾個醫生病了,就抽調醫院的預備隊醫生補充上去,保證排班不脫節,并取消節假日和休息日,全員應急上班。同時,提高住院部床位及急診科留觀床位轉換率,盡可能滿足重癥患者的救治需求。
市中醫院則為急診患者設置了綠色通道,并派出內科醫護人員20多人支援急診科和發熱門診。該院還發揮中醫藥優勢,調配了中藥飲品、中藥顆粒(兒童為主)處方幫助患者減輕痛苦。
“預計我市的急診高峰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章雄軍分析認為,由于河源的許多老人相對來說在此前受到較好的保護,所以老年人的感染會增多,做好防護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