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縣隆街鎮東埔村創新“數字化+積分制”管理
治理變“智”理
■連平縣隆街鎮東埔村村民通過積分兌換到相應的生活用品
■文/圖:本報記者 肖斌
“自從用上了‘粵治美’村級事務積分制管理平臺,積分變得更加即時化、可視化,我們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鄉風文明建設,大家都主動爭做文明村民。”近日,連平縣隆街鎮東埔村舉行“學習村規民約·共樹文明新風”教育實踐活動,談起村里的變化,村民鄭永委說。
今年以來,該村通過黨建引領,不斷探索移風易俗新路徑,創新村規民約鄉村“智”理模式,將村規民約與數字化網格、積分兌換和典型示范相結合,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村,持續提升鄉村環境面貌和群眾精神風貌。
村規民約繪就文明新畫卷
“今天請大家來,主要是讓大家一起來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共建文明和諧東埔。”東埔村黨支部書記葉小花在會議中圍繞移風易俗等,向村民講解相關內容,讓群眾加深對村規民約的理解,并與數字化積分管理相結合,共建和諧鄰里、團結友愛的和諧美麗鄉村。葉小花說,村規民約的發布,有利于村民加強自我管理,推進移風易俗,共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我們村還通過村規民約制定積分管理細則,引導村民使用‘粵治美’平臺,數字化積分管理滲透到了鄉村治理各個環節,讓鄉村治理變得有跡可循,實現治理變‘智’理。”葉小花說,村民行為通過積分展示出來,村干部可直觀了解治理效果及村民參與度,通過結果的實時公開,村民之間“照鏡子”,比學趕超氛圍愈加濃厚。
當天的會上,村干部還帶領村民共同學習村規民約,對村規民約的內涵、意義及如何落實進行具體講解。“自村規民約內容納入到積分管理后,現在每天起床后,先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掃一遍,因為收拾好自家衛生也有積分。”談及村里正在實行的數字化積分制管理,鄭永委說,村民們都自覺做好村里的各項事務。
數字化積分評比助力鄉村治理
“積分可以兌換生活用品,很實惠、很方便,今后我還會參加村里組織的人居環境、最美庭院打造、精神文明實踐等活動,獲取更多積分、兌換更多獎勵。”村民葉春桔說。在村里的積分兌換超市,只見桌上擺滿了洗衣粉、牙膏、洗潔劑等日常生活用品,村民打開手機,就可以查看到每一個積分段所能兌換的生活用品。
“‘粵治美’平臺極大提升了積分管理的便捷性,現在全村524戶村民都用這個平臺,數字化積分管理帶來的變化隨處可見。”葉小花表示,有了隨時都能看得見的積分,村民文明素質、村容村貌等各方面實現質的飛躍。現在,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和美鄉村建設,營造了“黨建引領、網格支撐、民意保障、積分激勵”的鄉村治理新局面。
據了解,《東埔村積分管理細則》緊扣農村人居環境、鄰里和諧、孝老愛親、鄉風文明、志愿公益等內容,以村民承諾履行情況、尊法學法、志愿服務、榮譽表彰等為依據,依托“粵治美”平臺,發揮積分制在移風易俗、精細化管理、人居環境整治等鄉村治理具體事務中的導向性作用,實現村民自治和鄉村智治大融合,讓鄉村文明煥發新氣象。
接下來,東埔村將進一步探索數字化鄉村建設,鼓勵村民全方位、全過程參與文明鄉村建設、環境衛生整治、移風易俗等工作,增強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將積分制管理轉換成為強化鄉村治理、提升鄉風文明的一條新路子。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