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河源油茶產業擴能提效
■廣東星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油茶生產車間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雷宇爍
科技是油茶產業持續發展的引擎。為了讓科技持續賦能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市以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項目建設為依托,高度重視油茶樹品種的更新換代,加強本土油茶種質資源科技攻關,申報了本土油茶新品種挖掘與應用科技推廣項目,助力油茶產業提質增效,提升河源油茶產業經濟效益。
加強攻關做好科技“加法”
今年以來,河源加強本土油茶種質資源科技攻關,積極向省林業局申報《本地油茶新品種挖掘與應用》科技推廣項目,助力油茶產業提質增效。
比如,通過在龍川縣楓樹壩油茶種質資源庫篩選30份特異性種子,采取扦插剪枝接穗方式培育1萬株特異性苗木,在進行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測試后,農戶選育1—2種河源本土油茶新品種,為本土油茶優良品種選育打下基礎。
“作為一種傳統產業,種植油茶也要講科學,科學種植才能見效益,才能更快見到效益。”近日,在龍川縣舉辦的油茶豐產栽培技術培訓活動中,龍川縣巖鎮鎮銳創農場負責人陳必銳在聆聽農村科技特派員的講座后表示。
隨著當前油茶種植理念的更新,油茶種植要從過去的“露水財”式粗放經營轉變為高效經營管理,縮短苗期,提早開花結實是提高油茶種植效益的關鍵因素之一。作為龍川油茶種植傳統區域,黃石鎮油茶種植戶正以政策支持和相關培訓為抓手,積極學習高產增效技術,讓油茶林增加“單株產量”,加強精細化管理,讓油茶種植戶增產又增收。
當下,我市正繼續以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項目建設為依托,定期召開油茶生產工作推進會,組建油茶產業發展技術支撐團隊科學造林,全面推廣良種良法、水肥一體化等種植管理模式,提高油茶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激活企業
科技發展內生動力
走進位于龍川縣黃石鎮長洲村的廣東星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星匯科技),油茶樹碩果累累,枝頭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在郁郁蔥蔥的油茶林中,工人們正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其間,將成熟的油茶果采摘下來。
據介紹,該公司是廣東省第一家以有機油茶種植、研發、深加工為主的綜合性生態有機農業基地,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生產規模每年加工油茶籽2000噸、初榨山茶油500噸、生產茶粕1500噸,年產值達8000萬元,一直以來都從科技發展的成果中獲益。
星匯科技成立伊始,就上馬了國內第一條自主研發成功的油茶果脫殼自動生產線,還從臺灣引進了先進榨油設備及技術,通過自動去殼、烘干、壓榨、過濾、灌裝等一整套現代化榨油工序,有效地解決了當地古法壓榨出來的茶油色澤油亮、味道純正,但出油率不高的難題。星匯科技成立至今已取得了30多項發明專利,注冊了“星匯”與“上山打油”“洛椿”等多個商標,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星匯科技相關負責人駱碧群說:“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我們強化企業的科技發展工作。接下來,我們會跟各大院校合作,把精力放在生產技術的提升和副產品的研發上,包括洗發水、沐浴露、洗衣液、洗手液等產品,延伸油茶產業鏈,以科技‘含新量’提升產品‘含金量’,帶給更多人健康。”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