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率先在全市實現鄉鎮(校園)科技館全覆蓋
鄉鎮(校園)科技館建設做法獲中國科協點贊
近期,紫金縣通過創新思路、整合資源,以“花小錢,辦大事”改建、共建、共營科技館體系模式,分三個批次,先后建成15個鄉鎮科技館,率先在全市實現鄉鎮(校園)科技館全覆蓋,其做法得到了中國科協,以及省、市科協的充分肯定。
近年來,紫金縣高度重視科技館體系建設工作,以“新建”變“改建”,建成廣東省第十個展廳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縣級科技館,并以點促面,實施鄉鎮(校園)科技館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現了鎮級科技館全覆蓋的目標,為欠發達地區有效提升科普能力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
全縣15個鎮級科技館
建成開放
記者近日在位于紫金縣敬梓鎮敬梓中學內的敬梓鎮科技館看到,一批科普展品受到學生的歡迎。當天,該校七年級學生在科技輔導員的引領下,有序參與操作各種趣味展品,在反應測試、共振環、光的路徑、應急寶典等展品裝置前流連忘返。“這些設備很神奇,以前沒接觸過,自從學校建了這個科技館以后,老師會帶我們來這里,讓我們了解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該校學生黃藝說。
據了解,敬梓鎮科技館是紫金縣首批鄉鎮(校園)科技館之一。今年春季開學前,這里剛完成科普展品的輪換工作。自開館以來,該館開展各類科普活動60多場次,參加科普活動的學生達3000多人次,并為敬梓中學培養了近50名“小小科技解說員”。
敬梓鎮科技館是紫金推動鄉鎮科普工作的一個縮影。3年來,紫金縣高度重視科技館體系建設工作,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在柏埔、九和、藍塘、好義等15個鄉鎮,分三個批次,建成了集電磁、力學、聲學、光學、健康生活等多種學科在內的科技館,并開展了500多場科普活動,成為基層開展科普活動的重要場所。
為欠發達地區
提供可復制的模式
走進紫金縣科技館,琳瑯滿目、豐富多彩的科技展品和體驗設施,激發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在科普志愿者的帶領下,學生依次參觀展品,有序體驗VR等設施設備。
紫金縣科技館館長溫潮海介紹,該館自2021年9月開館以來,場館空間不斷擴大,設備、展品不斷增多,場館的展品從開館時僅有的35件增至134件,場館實用性、功能性不斷加強。截至目前,館內已接待群眾約3萬人次。
同時,該館利用寒暑假開展“科學小實驗點亮大夢想”和“科技伴我成長”機器人編程公益課堂。課堂由原來計劃的每場40人增加到65人,場場爆滿,使科技館成為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體驗科技魅力的熱門場所。紫金縣科技館還負責全縣鄉鎮科技館的展品輪換統籌,每個學期輪換布展,在每年春、秋季開學后完成輪換。
“我們的科技館體系建設與運營的做法,得到了中國科協,以及省、市科協充分的肯定。”紫金縣科協主席黃遠忠表示,紫金縣“花小錢,辦大事”的經驗做法為其他欠發達地區提供了可復制的模式。今后將充分發揮縣、鎮兩級科技館科普主陣地作用,常態化開展“科技館寒暑假公益課堂”“科普進校園”等系列活動,為青少年群體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文化、培養科學思想及科學精神,激發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創新思維,為推動科普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肖斌 彭沖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