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稅務部門全力打造法治化規范化稅收營商環境
算清政策紅利賬 筑牢風險防控墻
■本報記者 陳思芬
■通訊員 賴秋蝦 謝晶晶 鐘詩婷 李憶
娃哈哈10億元項目簽約落戶,景旺電子三期15億元工程火熱推進,在我市,一幅蓬勃發展的產業圖景正徐徐展開,河源產業能級持續躍升,已然成為粵東北的投資熱土。對此,河源稅務部門積極作為,主動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合規經營、誠信納稅,全力打造法治化、規范化稅收營商環境,為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注入“稅動能”。
稅企“雙向奔赴”
構建合規發展生態圈
連平縣新然木業制品廠是一家從事膠合板制造的加工企業,自成立以來,始終堅守合規經營理念。在競爭激烈的行業環境中,該公司憑借出色的合規表現,連續五年獲得納稅信用等級評價A級。其背后有著一套嚴謹的涉稅申報流程:辦稅員每月初對申報數據進行初步審核,財務負責人月中進行復核,申報前再由涉稅專業服務機構進行最后審核。通過一系列嚴密的審核流程,企業申報質量各項指標均達標,切實守住了合規申報、依法繳納稅費的底線。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不僅專注于自身合規,還積極投身行業建設。該公司每年都主動為稅務部門提供原材料采購、市場波動等數據支持,協助制定連平縣板材加工制造行業稅收管理指引,有效提升了同行業涉稅事項的辦理效率。
合規經營、誠信納稅,既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必修課,也是稅務部門傾力護航的重點領域。據統計,去年我市稅務部門創新《納稅信用“增信減負”助推河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項目,建立“預評提醒、精準推送、引導修復”的信用預警機制,通過梳理企業高頻風險點,歸集形成納稅申報、繳納稅款、上報財務報表等10個納稅信用高頻預警指標,跟蹤輔導納稅人糾正失信行為,幫助企業既算清“政策紅利賬”,又筑牢“風險防控墻”,讓企業合規經營之路越走越寬。
納稅信用變現
激活新質生產力
在和平縣“花卉小鎮”公白鎮,廣東德福農業有限公司(下稱德福農業)的花卉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數輛快遞車滿載花卉發往全國各地。該企業負責人李偉羨感慨:“我們的花卉很受歡迎,尤其是銷售旺季,開票量激增,多虧稅務部門幫助我們按需領用發票、及時調整發票額度,讓我們接得住大單、急單。”
普通發票按需領用、發票提額快速審批,是稅務部門為納稅信用A級企業提供的激勵措施。作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且連續四年獲評納稅信用A級的德福農業,更是享受著特別的“A+”服務。李偉羨說,因為連年納稅信用等級獲評A級,稅務部門為其開設了綠色通道,在申報輔導、涉稅審批等涉稅業務辦理方面更加快捷方便。
如今,這份“信用的饋贈”正轉化為企業的創新勢能。“稅務部門為我們安排了專屬輔導員,手把手教我們申報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去年享受相關稅費減免140余萬元,這些真金白銀加速了我們種業組培實驗室的掛牌運營。”李偉羨介紹,德福農業將節約的資金投入到實驗室打造和技術研發中,通過與華南農業大學、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共建產學研基地,實現年產花卉苗木、作物種子、瓜果蔬菜等優質無菌種苗2000萬株。
在河源,這樣的創新故事不斷涌現。數據顯示,去年全市A級納稅人數量同比增長21.77%,1400余戶守信企業通過“銀稅互動”獲得授信超9.9億元,形成了“信用增值—融資便利—創新發展”的良性循環。在這片充滿創新活力的土地上,誠信納稅的基因已融入城市血脈,成為支撐河源綠色崛起的重要基石。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