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稅務部門開展青少年稅收普法系列活動
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本報記者 陳思芬
■通訊員 鐘詩婷 曹佩佩 李憶
近期,我市稅務部門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對全市大學院校、職校、中小學針對性開展青少年稅收普法系列活動,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學生群體走進稅收、了解稅收的熱情,讓稅收普法這件“有意義”的事變得更加“有意思”,進一步推動稅法宣傳教育從校園萌芽向家庭延伸、向社會輻射,樹牢依法誠信納稅意識。
從辦稅體驗到創業輔導
演繹產教融合生動樣本
近日,在智慧辦稅服務廳內,一場“逐夢青春正當時 稅助啟航共成長”第二課堂辦稅體驗暨就業創業第一課活動,正生動演繹稅收宣傳的創新實踐。
作為江東新區稅務局與河源職業技術學院設立的“大學生就業創業稅費服務站”的重要延伸,此次活動通過“納稅服務體驗+就業創業指導”,邀請20余名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師生深度參與,持續拓展稅務部門與學校在稅法宣傳、人才培養等領域的深度合作。
活動中,師生在稅務工作人員引導下,分組體驗V-Tax遠程辦稅、電子稅務局注冊等8項高頻業務全流程操作,稅務工作人員同步結合實操場景,解答了異地辦稅、個稅匯算風險識別等12類熱點問題,將辦稅服務廳轉化為生動的“稅法實踐教室”。學生們紛紛表示,首次接觸真實稅收業務,指尖劃動便可完成流程,和課本里的理論完全不一樣。
實踐教學后,活動無縫銜接“稅潤青春 法護未來”就業創業專題課。通過播放誠信納稅宣傳片、剖析納稅信用典型案例,稅務工作人員重點解讀大學生創業稅收優惠、職業發展中的涉稅風險防范等內容。
“我意向是在廣告行業創業,稅務哥哥姐姐們結合廣告行業特點為我解析了創業涉稅事項,讓我對稅收優惠政策和職業發展有了新思考?!焙勇氃簳媽I學生張丹焱說。
“從智慧辦稅體驗到定制化創業輔導,是理論與實踐銜接的生動體現,是產教融合的生動樣本。”河職院會計專業教師張森芳對活動作出肯定評價。
“場景化說稅+靶向式普法”
打造“沉浸式稅收法治課堂”
和平縣稅務局以“院校特色+職業導向”為切入點,打造“沉浸式稅收法治課堂”。近日,和平縣稅務局聯合和平縣司法局走進和平縣職業技術學校,為電子商務、會計專業3個班的學生開展“場景化說稅+靶向式普法”課堂,讓學生們“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農民伯伯10元賣出小麥,面粉廠制成面粉售價20元,烘焙店做成面包售價50元,這條產業鏈中藏著哪些稅?”稅務工作人員以“小麥變身記”趣味問答開啟生活中的“稅”課堂;設置“emoji猜稅”游戲環節,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同學們“記得住”稅法。隨著學生們熱烈討論,講師庖丁解牛般層層拆解增值稅的“隱身軌跡”,類似的生活化場景共有18組,對應覆蓋我國現行18個稅種,抽絲剝繭的解讀讓同學們“聽得懂”稅法。
活動過程中,民法典解讀穿插其中,稅務工作人員與和平縣司法局工作人員圍繞“民法典里話稅收”,從民法典的“撫養”“贍養”講到子女教育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贍養老人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縣司法局工作人員還為在場同學發放民法典作為“法治見面禮”,在學生心里播下法治種子。
“聽得懂”“記得住”,更要“用得上”。針對電子商務、會計專業就業方向和電商主播收入確認、涉稅中介違規操作等新興業態風險點,稅務工作人員通過真實案例“解剖式教學”,將職業道德培育融入稅收風險研判,為同學們打造一堂“職場預備課”。“原來直播打賞也要申報納稅,這堂職場預備課消除了很多認知盲區?!焙推娇h職業技術學校電子商務專業黃同學課后分享心得時說。
除了助力河源本土高校學生提振就業創業信心,營造稅收普法教育新氣象,我市稅務部門還持續開展各類豐富多樣的青少年稅收普法活動,如龍川縣稅務部門開設“稅史里的佗城”主題課堂,紫金縣稅務部門開展“稅風拂紙鳶 稅法潤童心”稅收普法開放日活動等,進一步提高青少年對稅法的知曉度和遵從度,讓“稅務藍”融進“校園綠”,讓青春與稅收共同成長。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