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創建國家農高區取得突破性進展
——專訪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黨工委書記鐘志堅
■東源縣順天鎮黨演村千畝油菜花成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網紅打卡點
■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農產品加工孵化中心
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 今年工作目標
作為全省唯一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下稱國家農高區)的地區,燈塔盆地如何圍繞創建國家農高區這一主線,在培育廣東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樣板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前日,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黨工委書記鐘志堅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將全面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以發展嶺南丘陵綠色低碳農業為主線,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做好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開發建設各項工作,推動創建國家農高區取得突破性進展。
今年抓實美林油茶加工產業園等
11個項目落地建設
記者: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如何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等,全力推進國家農高區創建工作?
鐘志堅:今年是創建國家農高區的關鍵之年。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將按照國務院的指導意見和科技部有關要求,加速集聚農業科創資源,探索農業農村創新驅動發展路徑,全力打造現代農業創新高地、產業高地、人才高地。
一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與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涉農科研院所合作,依托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優勢產業,聯合高新技術企業,夯實5個國家級和8個省級科技創新、研發服務、轉化示范分中心平臺,把農高區油茶高產栽培技術、國雞品種研發和育種技術等復制推廣至全市農村,推動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二是發展嶺南丘陵綠色低碳農業。一方面規劃布局嶺南丘陵特色種業基地,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油茶、藍莓、生豬、國雞、肉鴿、獅頭鵝等品種為突破口,自主研發培育種質資源,孵化培育一批現代種業。另一方面,圍繞以高山茶油和藍莓鮮果加工為代表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以油茶種植和生豬養殖為代表的立體生態種養業、以綠然燈塔農產品物流園為代表的現代農業服務業等三大主導產業方向,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今年,重點推動美林油茶加工產業園、萬隆茶濃縮液、華源康、光明鴿、金冠食品、南方國雞等8個項目按計劃完成建設目標,推動大北農飼料、忠仁黑蒜、奶山羊等3個項目加快完善前期工作盡快動工,12個在談項目順利落戶。
三是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發揮人才聚集優勢,統籌推進平臺、項目、人才等要素與產業一體化發展模式,加快高層次現代農業人才引育工作。重點圍繞三大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力爭一年內引育和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300名,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5萬人次以上。
加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盆地經驗”
記者:在實施“七大行動”尤其是鄉村振興方面,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如何實現走在全市前列?
鐘志堅: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將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要抓手,以創建國家農高區為帶動,強化糧食安全保障,建設宜居宜業鄉村,提升城鄉融合水平,提高農村綜合改革效能,培育廣東農業農村現代化新樣板。
一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保障糧食安全底線。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好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超40萬畝耕地資源,鞏固和擴大糧食生產面積。支持東瑞集團、匯先豐集團等農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力爭每年供粵港澳大灣區糧食6萬噸、蔬菜35萬噸、水果20萬噸、生豬20萬頭、冰鮮雞9000噸、水產品1萬噸以上。運用好省農科院農產品公共監測中心燈塔盆地試驗站等科研平臺安全監測技術,加強對產地環境污染物、種植業產品農藥殘留物、畜(水)產品獸藥殘留物以及農產品中潛在未知污染物的檢測篩查,切實提高食品生產、加工安全把控水平,保障供大灣區農產品優質安全。
二是堅持增進群眾福祉,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發展以藍莓、西施柚、油菜花、百香果等種植項目為載體的觀光農業,打造農旅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帶。深化提升沙溪盲橋小組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試點及農業企業返還土地收益聯農帶農機制、黨演自主流轉集約土地模式等農綜改革經驗,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盆地經驗”。
三是堅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科技新城。優化與大灣區的交通聯系,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立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點加快推進粵贛高速順天互通立交、農業大道、田園六路、田園八路、田園十路、豐收四路和豐收五路等市政道路工程。全力協助水務部門對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可實施墾造水田的區域進行灌區規劃設計,加快破解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工程性缺水問題。統籌推進信息通信、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推動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建設
記者: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大力實施油料產能提升工程”,而油茶是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的主導產業,農高區將如何推動油茶產業園建設發展?
鐘志堅:2021年,我市成功申報省級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并力爭將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打造成“百億級”農業產業園。該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以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為核心,依托美林油茶等10個實施主體,輻射覆蓋東源、和平、龍川3個縣域,涉及26個鄉鎮,全域面積4195.97平方公里。目前,園內油茶種植面積達49.96萬畝(占全市油茶總面積的61%),油茶籽年產量3.91萬噸,油茶產業綜合產值達22億元。
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將緊盯這一主導產業,全力服務、加快推動油茶跨縣集群產業園建設發展。一是加快土地流轉工作進度和農高區灌區工程規劃建設,力爭3月底前新增流轉土地1萬畝、全年新增流轉土地2萬畝。二是在土地、道路、電力等方面服務好美林油茶加工產業園建設,推動美林油茶加工產業園早日投產。三是發動和鼓勵科創平臺開展聯合科技攻關,突破油茶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瓶頸。四是示范帶動全市油茶產業發展,加快推動油茶產業形成規模、集群成鏈,打牢創建國家農高區產業基礎。
現場直擊
美林油茶項目“火力全開”
已種植油茶約8000畝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美林油茶加工產業園、灌區船塘河提水工程、田園六路、田園八路等一批項目正在建設。
記者在美林油茶加工產業園施工現場看到,建筑面積約8680平方米的綜合大樓已完成地梁結構工作,4月中旬可完成大樓一層建設,6月底前完成大樓主體建設,預計5月啟動5棟油茶精深加工廠房基礎建設。在種植基地,大片剛種植的油茶生機勃勃,以美林油茶加工產業園為龍頭的立體生態種養業產業集群,正在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加速集聚。目前,美林公司在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已流轉土地約9200畝、種植油茶約8000畝。
“建設20萬畝油茶種植基地是美林油茶項目的第一產業。”美林農業河源油茶項目公司種植部經理吳凱介紹,5年內,種植基地將種植20萬畝油茶樹,生產茶油、美容護膚等產品,發展森林康養旅游項目,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綜合性油茶產業園。
■總策劃:曾淑梅
■總統籌:楊建平
■采寫統籌:范建國 趙鋒 董偉偉
■編輯統籌:李天鴻 劉遠朋
■采寫:本報記者 劉昕
特約記者 歐陽健
■攝影:本報記者 楊堅 黃贊福
■制圖: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