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紅松茸帶動農文旅融合出圈

紫金縣柏埔鎮探索土地資源效益最大化

2025-03-12 10:02:01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紫金柏埔鎮南昌村紅松茸試驗基地迎來采收期本報記者 楊李維 攝

■本報記者 彭沖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近日,位于紫金縣柏埔鎮南昌村的紅松茸試驗基地迎來采收期。工人們穿梭在大棚里的菌壟間,采收、裝箱、打包、發貨,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到了周末,還迎來一批批親子采摘的家庭,為寧靜的村莊增添了一抹活力。

“基地試行菌稻輪作,種植、采收時節剛好與農忙錯開了。”基地負責人說,柏埔鎮充分挖掘土地資源優勢,利用冬稻收割后部分閑置的農田培育紅松茸,讓“閑田”變“寶地”,不僅提高了農田利用率,同時也帶動鄉村產業及旅游發展,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

首次試種市場認可度高

剛剛過去的周末假期,記者來到柏埔紅松茸試驗基地。一走進大棚,就聽到陣陣歡聲笑語,不少市民或攜家人,或與三五好友相約,提著籃子穿行在菌壟間“尋寶”,掀開稻稈制成的“被子”,仔細挑選采摘剛探出頭來的紅松茸。

“我們去年12月首次試種,由東方村、南昌村一起引進‘中科1號’紅松茸。春節后陸續開始采摘,現在每天的采摘量為200—300斤,預計還能采摘1個月。6畝地總產量預計可達9噸,按目前市場價每斤25元計算,總產值可達45萬元。”柏埔鎮東方村黨支部書記黃尚明說。

據了解,紅松茸營養價值較高,富含多糖、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清甜爽脆、口味鮮香,銷售市場反響良好。柏埔鎮南昌村“兩委”委員張玉獅介紹,紅松茸的栽培方式簡便,適宜在各種農林廢棄物上生長,稻稈、玉米芯、谷殼、花生殼、雜木屑和石灰、玉米粉按比例發酵后,就成了紅松茸菌種的營養物質,無需使用農藥和化肥,既環保又高效,“這里三面環山,水質好,加上晝夜溫差大,因此種出來的紅松茸腿粗蓋肥,口感好。目前產品主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周末也有不少市區和周邊城市的親子家庭前來采摘,市場認可度較高。”

菌稻輪作實現

“一地雙收、一田兩用”

近年來,柏埔鎮緊抓“百千萬工程”發展機遇,大力推動農業產業提檔升級。去年,深圳駐柏埔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和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打造“柏小農”公共區域品牌,整合番薯、沃柑、紅松茸等農產品,通過“供產銷一體”模式,推動傳統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轉型升級,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據了解,每年晚稻收割后至次年春耕期間,大部分農田處于閑置狀態。柏埔鎮以東方村、南昌村為試點,積極探索土地資源效益最大化,引進紅松茸種植技術,充分利用閑時、閑田種植紅松茸,12月開始培育,次年4月采摘完畢,還為農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值得一提的是,大棚內菌渣分解后的殘余物可直接還田,增加土壤活力,為水稻生產提質增效,形成生態循環的農業模式。

張玉獅說,紅松茸的種植周期較短,大概50天就能收獲,這意味著投資回報周期較短,可以有效增加農田的畝產價值,實現“一地雙收、一田兩用”。接下來將流轉更多土地,在今年冬天擴大種植規模,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種植,增加農民收入,更好實現強鎮富民興村。

    上一篇:系好人生第一顆“法治紐扣”
    下一篇:沒有了
    Top